“进入到4月份后的保险板块,我们认为将迎来负债端的超预期,原因在于各家公司在人力增长和复工后业务推动上超市场预期,我们认为二季度行业将迎来2020年的第二次开门红。”国泰君安非银金融团队在最新的周报中如是指出。
二、三季度补业务缺口
银保监会公布的保险业经营情况显示,1-2月,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11767.79亿元,同比增长仅1.12%,而2019年同期的增速是19.94%。这意味着,2020年增速较2019年同期减少18.82个百分点。
某保险公司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疫情对整个行业一季度的业务都有较大影响,使得全年目标达成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但保险公司也加大了在线销售和服务力度,加强线上队伍培训、增员,产品优化升级,努力在二、三季度将业务的缺口补回来。”
新华保险副总裁、董事会秘书、总精算师龚兴峰在2019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为应对疫情影响,新华保险不断挖掘线上销售、管理、培训、服务等一系列机会。目前,公司业务情况已有所改善,销售队伍通过线上培训,加强了对业务员的跟踪和点对点的培训,这对全年下一步的发展是重要基础。
中国人寿副总裁詹忠在2019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中国人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大在线销售和服务力度,加强线上队伍培训、增员,产品优化升级等,提高队伍在特殊时期的非现场销售能力。
重疾、健康险顺势发展
未来,重疾险和健康险产品形态的变化也将影响保险公司的业务发展。
3月31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修订版(征求意见稿)》,并向行业开展征求意见工作。
国泰君安非银团队研报认为,保险公司预计将把握新老产品迭代的机会,阶段性推动现有重疾险产品的销售,预计有望刺激新单快速增长
4月2日,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长期医疗保险产品费率调整有关问题的通知》,通过引入费率调整机制,解决了困扰医疗保险发展的制度障碍,明确传达了鼓励发展长期医疗保险的积极信号。
国泰君安非银团队研报认为,在政策鼓励下,未来保险公司有望设计更多满足客户需求的长期健康险产品,并通过费率调整平滑利润,预计健康险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事实上,疫情期间,健康险已经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1-2月,在人身险公司中,健康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239亿元,同比增长17.22%;在财产险公司中,健康险原保险保费收入303亿元,同比增长47.09%。若从2月单月看,人身险公司除健康险外,其余增速均为负;财产险公司除健康险、农业保险外,其余增速均为负。
天风证券非银团队认为,寿险行业的重要政策出台,叠加4月将开始的保费改善和利率企稳,保险股估值有望迎来大幅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