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保险行业2016年1-4月数据公布。整体来看,在行业仍旧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寿险保费高增长延续,尤其是健康险表现突出。
前4月,保险行业原保险保费收入14080.12亿元,同比增长40.45%。其中,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9388.32亿元,同比增长47.97%;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542.11亿元,同比增长90.39%。
产险业务增速平稳,前4月原保险保费收入2885.08亿元,同比增长8.72%。另外,意外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264.61亿元,同比增长22.05%。
在投资端,其他投资占比提升显著,传统固收投资持续下降。截至2016年4月,今年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119714.49亿元,较年初增长7.08%;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占比较上年末下降1.01个百分点,其他投资占比较上年末提升4.36个百分点;银行存款占比下降比较明显,而其他投资成为提高投资收益率的更加重要的手段。
此外,行业总资产达138001.10亿元,较年初增长11.65%;其中再保险公司总资产较年初下降38.85%,与财务再保险的业务调整有关;行业净资产达15926.42亿元,较年初下降1.01%。由此可见,股市波动依然带来了一定冲击。
值得一提的是,自3月21日中短存续期人身险产品新规实施以来,险企相关的万能险产品已纷纷下架。作为新规实施后的第一个月,4月份的万能险相关数据增速已开始放缓。
保监会数据显示,4月份中资寿险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主要是万能险)为974.7亿元,相比于3月份的1844.1亿元,环比下降47%,部分险企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甚至出现零增长和负增长。
业内人士认为,4月份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数据的下降只是侧面体现,具体的还要看企业的战略调整和全年业务安排。不过,新规对于行业的影响肯定是有的。一位保险行业人士指出,为了达到监管要求,多数险企开始调整期缴产品业务,让中长期产品或期缴产品代替原来的中短存续期产品,还有一些险企为了让产品能继续卖这么多的额度,正在积极推动增资,但各家企业受影响程度可能有所不同。
寿险市场集中度下降
在行业保费增速继续高歌猛进的同时,市场份额格局却在悄然生变。从公司角度来看,数据显示,前四月寿险规模保费排行前五的分别是:中国人寿(2995.80亿元)、安邦人寿(1653.15亿元)、平安人寿(1583.35亿元)、华夏人寿(1238.76亿元)、富德生命人寿(1087.87亿元)。
从中不难发现,安邦人寿再度发力,以1653.15亿元的规模保费,超越了平安人寿,一举跃居市场第二位。另外,华夏、富德生命也延续了规模保费的高增长。
同时,就安邦而言,不仅仅是寿险公司突飞猛进,其和谐健康公司市场排名也较同期上升12位。如果将安邦人寿与和谐健康共同计算,其规模保费市场份额已达13.225%,距第一位的国寿股份差距缩小至3.1%,远超其他公司。
分析人士表示,由于市场上各家公司所处的发展阶段、发展战略、竞争优势等有所不同,资产驱动负债型的公司保费依然保持着高速增长。而人身险市场在公司战略调整及规模保费冲击等因素下,格局变化比较明显。
在人身险市场,集中度却在持续下降,原保费市场份额前五的公司变动较大。数据显示,今年前4月,中国人寿、平安人寿、人保寿险、富德生命人寿、太保寿共占有49.9%的市场,较同期下降了4.8%;市场份额前十的公司占有70.264%的市场,较同期下降了6.5%。
此外,相较于寿险市场,财产保险市场集中度则基本稳定。另外市场主体增加比较明显。截至2016年4月,今年财险市场共有77家公司,较同期增加10家。市场份额前三的人保财、平安财、太保财共占有63.7%的市场份额,较去年同期下降了0.7%。市场份额前十的公司占有86.2%的市场,较同期下降了0.3%。
从公司来看,人保财险市场份额有所回升;平安财受集团业务归属划分影响,增速出现放缓、市场份额也出现下滑;太保财保费增速略有恢复。
■专家点评
中银国际分析师魏涛:
保费增速或放缓
中银国际证券行业分析师魏涛认为,目前部分中小型寿险公司依然存在产品结构过于单一和依赖理财型产品的现象,代理人队伍建设和价值保费转型依然任重道远。“中短存续期”产品规定实施后,预计保费增速会逐步有所放缓;同时更加有利于资本实力较强的公司,小型公司的发展难度有所加大。
截至2016年1季度,保险代理人员506.71万人,较年初增加35.41万人,目前仍处于人力的红利窗口期,尤其是大型保险公司仍将充分利用这一时期发展长期、价值型业务。
“我们看好保险行业。”魏涛表示,一是政策支持保险服务实体经济,在健康险税优政策施行后,职业年金对接商业保险等方案都在讨论筹划,将带来商业保险的长效利好,保险市场、保费增长点将更加丰富;二是公司寿险业务价值转型的战略延续,未来因保险业务本身带来的价值成长将更加稳定;三是更加多元化的投资手段及政策导向,有利于类固定收益等品种的投资,减缓传统固定收益投资的中长期压力。目前板块估值仍在安全边际区域,前期弹性较弱,建议关注阶段性机会及相对收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