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监会称今年已查处保险中介业务非法套资5553万

2012-12-25   来源:东方早报
分享到:
保监会昨日发布的新闻稿显示,在2012年检查中,共查处104个保险机构通过中介业务非法套取资金5553.59万元,涉及保费2.68亿元。

  这一数据较2011年查处情况有所好转。2011年,保监会查处103个保险机构共非法套取资金8065.8万元,涉及保费8.55亿元。

  所谓保险中介,指介于保险经营机构之间或保险经营机构与投保人之间,专门从事保险业务咨询与销售等中介服务活动,并从中依法获取佣金或手续费的单位或个人。在市场人士看来,随着监管部门对中介渠道的监管治理升级,保险中介渠道在“产销分离”的大背景下将成为发展的主流渠道。

  虚挂中介手续费套取资金

  保监会称,保险公司中介业务违法违规,具体做法包括通过虚挂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业务、虚挂保险兼业代理机构业务、虚增营销员数量或虚挂营销员业务、虚列中介业务费用等方式套取资金。

  其中,虚挂保险专业代理机构、保险经纪机构业务,非法套取资金1852.50万元,占全部非法套取资金的33.35%。

  另外,虚挂汽修、汽贸等保险兼业代理机构业务,非法套取资金410.85万元,占全部非法套取资金的7.39%。一些保险机构通过大量虚增营销员数量或将直接业务虚挂保险营销员,非法套取资金1163.67万元,占全部非法套取资金的20.95%。另外,保监会查处虚列营业管理费非法套取资金1612.36万元,占全部非法套取资金的29.03%。

  保监会称,2012年已处理保险公司各级各类管理人员90人次;处理保险机构56个;处罚保险中介机构29家,吊销经营许可证12家。

  中介渠道创新模式“待解”

  保监会称,基层机构中介业务违法违规行为与上级公司或总公司管控不力紧密相关,主要表现为公司制度设计不完善、信息系统管控薄弱、内部控制管理松散等。

  值得一提的是,保监会今年将监管重拳指向了中介市场。保监会今年6月份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保险中介市场准入的通知》,仅受理保险中介服务集团公司,以及汽车生产、销售和维修企业、银行邮政企业、保险公司投资的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以上的保险代理、经纪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的设立申请,暂停其余所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的设立许可。

  多位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称,由于此前中介机构设立的要求低、资本门槛不高,中介机构在市场上经营混乱,给市场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导致市场一度不认可该渠道的地位。但目前中介渠道已经成为保险业务的一大主流渠道,并且根据国外经验,在此后也将成为一大主流渠道。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中国保险公司通过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实现保费收入494.22亿元。全国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实现业务收入84.36亿元,同比增长21.93%。

  另一方面,业内人士提出,在保监会“产销分离”的大背景下,一些公司也试图通过设立中介公司或者依托保险中介渠道来实现保险公司优化经营成本,充分利用中介机构的渠道优势,利用外部资源,实现较低的能耗和较高的产能。保监会网站显示,中国平安、大众保险已经拿到设立中介公司的批复文件,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开始筹谋设立专属销售公司。但在业内人士看来,此前因有公司曾自建中介公司试点失败,目前中介渠道的创新模式如何发展,在市场看来仍需拭目以待。

作者 刘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