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鄱阳湖枯水与三峡有关,建闸可缓解

2016-12-07   来源:财新网
分享到:
针对鄱阳湖水利枢纽近来引发的争议,水利专家认为,从目前来看,通过三峡水库优化调度方案缓解鄱阳湖低枯水位现象空间不大,而在鄱阳湖建闸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是否要在鄱阳湖上建一道水闸,以缓解近年来鄱阳湖越来越严重的枯水现象? 11月下旬,江西省环保厅发布的一份环评公共参与信息公示文件,让这个争论多年的问题再次进入公共视野。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作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仅有的两个通江大湖,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防汛以及生态环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大量湿地候鸟种群皆汇于此;这里也是红色名录极危物种——长江江豚的重要栖息地。

  根据江西省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办公室(下称:鄱建办)介绍,近十年来,鄱阳湖9、10月份(秋季)连续出现枯水期低水位时间提前、水位降低、持续时间延长的现象。并且,鄱阳湖秋季低枯水位将长期存在,并将不断加剧。对鄱阳湖的民生、生态、经济等方面造成了严重影响,湖区水资源水环境与经济承载力也大幅降低。

  为了“控枯”,多年前,江西省就提出建设水利枢纽,早在2010年,财新周刊就曾刊发报道《鄱阳湖“争坝”》报道当时对该工程的调研和相关争议。

  2016年11月23日,江西省环保厅发出的《鄱阳湖水利枢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一次信息公示》,是该工程已经启动环评、走向立项程序的信号。根据公示信息,拟建的鄱阳湖水利枢纽为开放式全闸工程,汛期江湖连通,闸门敞开;汛末对湖区水位进行调控,缓解湖区水位下降过快导致的问题。工程总投资约130亿元。

  然而,近日,这一水利枢纽工程遭到了众多环保组织反对。在财新此前报道《鄱阳湖水利枢纽该不该建?多方专家呼吁暂缓》中,一些环保人士认为,鄱阳湖枯水主要原因来自于采砂,可以通过约束挖沙,调节水资源等方式干预,而建闸将对鄱阳湖生态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对此,多名参与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研究的专家向财新记者表示,鄱阳湖枯水主要原因是三峡水库蓄水和长江河道下切,采砂并不是造成鄱阳湖枯水的主要原因。

  鄱建办强调,该工程“利大于弊”,但国内外多个环保组织一直明确表示反对,并呼吁国务院上收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决策权,将无坝无闸方案作为鄱阳湖生态保护的基本原则。

  鄱建办在对财新记者的回复中表示,目前,按照项目环评工作要求,环评公众参与第一次信息公示有效期限为11月23日至12月6日。按照项目环评工作要求,此后还将二次公示、受理公示、批复公示等。工程必须履行严格的基本建设程序才能开建。

  采砂致枯水?

  关于鄱阳湖枯水的原因,让候鸟飞公益基金的张云博引用2015年发表在《地理学报》的研究《2001-2010年鄱阳湖采砂规模及其水文泥沙效应》的结论,认为鄱阳湖采砂通过扩大通江河道的过水断面面积,加速湖水注入长江,是引起近年来鄱阳湖秋冬季枯水期提前、枯水期延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此,参与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相关研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水文水资源专家王浩,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春宏,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和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主要推动者、原江西省副省长胡振鹏等多位专家对财新记者表示,他们认为,采砂并不是造成鄱阳湖枯水的主要原因。

  “社会不应把采砂妖魔化,采砂并不会祸国殃民。”胡振鹏告诉财新记者,提供建筑用砂是湖泊的服务功能之一,采砂现象存在,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胡振鹏表示,长江禁砂以后,长江中下游的建筑用砂大量靠鄱阳湖提供。他向财新记者介绍说,在2008年以前,鄱阳湖采砂“一塌糊涂”。2008年,江西省政府对鄱阳湖采取全面禁止采砂一年,对采砂进行了“定时定点定量”的规划,使鄱阳湖采砂规范许多。2015至2016年,受建筑市场不景气的影响,鄱阳湖采砂并未达到4000万立方米。

  胡振鹏说,鄱阳湖每年排出长江水1460亿立方米,采砂按每年4000万立方米计算,并不会对鄱阳湖造成较大影响。
鄱建办也回复财新记者称,采砂活动改变的是局部地形,其对水位的降低作用也仅局限在采砂区域附近的较小范围内,距离采砂区域越远其影响越小,对全湖影响不大。

  胡春宏告诉财新记者,采砂对鄱阳湖最大的影响不是水位,而是生态环境。对水质的影响表现为:一是造成局部范围的水体悬浮物浓度增加,影响水体的感观;二是破坏了泊底泥,加快了吸附在底泥的重金属和其它有害物质的释放,影响水质;三是采砂船、运砂船含油污水的排放,也直接对水质造成影响。

  三峡“副作用”

  权威水文专家王浩对财新记者表示,近年来,受长江上游来水整体偏枯、特别是受三峡水库9-10月兴利蓄水,长江干流水位降低,对鄱阳湖顶托作用减弱,鄱阳湖出流加快,是造成枯水期水文情势变化的主要原因。

  “三峡水库的建立并没有错,降低了地上悬河,彻底改变了防洪形式,”张博庭说,“但鄱阳湖却成为了防洪过程中的一个逆循环。”

  张博庭告诉财新记者,三峡作为全国最大的水库,对长江洪涝灾害的防治以及中下游水资源调节起着重大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防洪形式,使地上悬河逐年下降,河道泥沙淤积得到改善。但河道泥沙淤积减少后,出现河道下切,河床下陷现象,使长江河道水位低于鄱阳湖水位,鄱阳湖向外输出的水流量增大,从而导致鄱阳湖湖泊水位持续偏低,枯水期延长。

  据张博庭介绍,目前,长江河道平均下切了2米左右,鄱阳湖虽然也出现下切现象,但由于江河流动性比湖泊更强,鄱阳湖的泥沙淤积改善程度不如长江河道。“我们解决了防洪的同时,必然会导致鄱阳湖增加枯水期这样的‘副作用’。”

  另外,三峡水库蓄水使鄱阳湖丰枯差距加大。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高建国曾对媒体表示,每年10月是三峡大坝蓄水期,泄流量大幅减少,此时正值江西省枯水季节,鄱阳湖急需江水补充,但反而被长江低水位拉空。

  王浩表示,受江湖关系演变,未来鄱阳湖枯水期水位将越来越低,枯水期会越来越长。湖区水文节律的变化将导致季节性缺水日益严重。通过修建临时供水设施可以解决滨湖区的季节性缺水,但不能解决低枯水位延长导致的洲滩提前出露、湿地植被下移,生态系统质量下降,湖区渔业资源衰减等一系列问题。

  “从目前来看,通过三峡水库优化调度方案缓解鄱阳湖低枯水位现象空间不大。而在鄱阳湖建闸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张博庭认为。

  鄱阳湖建闸再争辩

  如果说受三峡影响,鄱阳湖枯水期增加已经长期趋势,那么,是否应该再次使用工程手段,通过建闸缓解鄱阳湖之渴?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表声明称,拟建的鄱阳湖枢纽工程将对水质、鱼类多样性、长江江豚栖息地、候鸟栖息地以及长江下游泥沙量等五个方面产生不可逆或不确定的影响,目前各项研究和论证的结果还不足以支持该枢纽工程的立项和建设。

  WWF认为,鄱阳湖近十年的水位变化,并未对鄱阳湖生态系统的指示物种——候鸟及长江江豚种群数量造成显著影响。因此,不能得出生态系统退化的结论,更不能成为该枢纽工程立刻上马的决策依据。

  针对环保组织反映的,建闸是否会导致鄱阳湖不再有“枯丰期”的疑惑,张博庭表示,“建闸是为了让鄱阳湖的水位尽量恢复为原来的自然水位,并且维持丰枯期,为候鸟提供更好的湿地环境。”

  张博庭告诉财新记者,他认为对江豚来说,建闸也利大于弊。目前枯水导致鄱阳湖很多地方变成了河道,行船的螺旋桨很有可能会伤害到江豚。

  但胡春宏也表达了担忧。鄱阳湖水利枢纽下达蓄水将造成江湖季节性阻隔,影响鱼类洄游和江豚的迁徙,影响鱼类多样性格局、增加江豚小种遗传事件发生的概率。

  鄱建办在对财新的回复中则表示,工程阻隔会对江豚自由游弋产生影响,但前期鄱建办与江豚专家密切配合,通过设置大孔闸来解决阻隔影响,专为江豚设置了4孔60米宽的大闸,让江豚过闸。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都表明,60米宽的大闸是足够能让江豚自由过闸的。

  并且,鄱建办认为,建闸后,水位高,水面大,水深增加,栖息空间增大,有利于江豚栖息生境;同时,其他鱼类增多,也有利于江豚觅食。

  鄱建办称,江豚濒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枯水是重要的原因,如果任由枯水发展,鄱阳湖江豚必然会减少,专家冀望的“最后避难所”将不复存在。从一定程度上讲,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亦是江豚保护的工程。

  胡春宏也表示,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能带来一系列积极作用。建闸能帮助鄱阳湖有效应对江湖关系变化、塑造适宜的湖泊湿地生境格局、扩大水生动物生存空间、解决滨湖区季节性缺水、改善湖区通航条件,同时具有向下游应急补水的潜力。

  张博庭认为,建闸并没有那么可怕。世界水资源已经无法单独依赖自然调节,随着人口基数变大,现代化生活对水资源的需求大幅度增加,就需要水利工程建设就是要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问题。未来趋势是充分利用水资源,建闸会越来越多。

作者: 史无双 杨梦晴 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