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月度调研”显示,来自国内外20家金融机构的首席经济学家预测,10月通胀水平继续上升,CPI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3.2%,高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9月水平(3.1%)。
市场关注的10月新增信贷规模预测均值为5867亿元,较央行公布的9月规模(7870亿元)明显回落。
2013年11月“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50.6,略低于上月调研水平(51.1)。
信心指数:预测均值
50.6 有所放缓
调研结果显示,2013年11月“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预测均值为50.6,中位数为51.0,均较10月信心指数51.1有所回落。其中,中国银行[-0.71% 资金 研报]给出了最大值52.0,建银国际证券给出了最小值48.0。
10月官方与汇丰PMI双双回升,其中官方PMI为51.4%,比9月上升了0.3个百分点,且达到18个月以来的新高;民间汇丰PMI终值为50.9,比9月上升了0.7个百分点。
花旗集团中国高级经济学家丁爽指出,采购经理人指数显示经济活动在10月份延续了三季度的扩张势头,实现全年7.5%的增长目标应该没有悬念,但是货币信贷条件的收紧和对地方政府债务的控制会抑制投资需求,最终影响到生产活动,因此预计经济增速会在今后几个月放缓,四季度GDP同比增速可能会降到7.4%左右。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表示,工业环比已经放缓,生产资料价格回落,显示经济反弹已至高位,预期将难以再上调,经济增长的确定性仍将下降。
从经济增长的环比增速来看,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也得出了相似结论。他认为,三季度可能是经济复苏的顶峰,预计今年GDP增长7.6%,实现中央设定的增长目标看来没有问题,然而明年的GDP预计会回落至7.4%,主要体现经济结构调整,信贷放缓以及外部需求,特别是来自新兴市场的需求仍然表现疲弱。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也认为,经济仍处于“弱反弹、会反复”的 “弱势震荡”状态,迈向持续复苏的反转仍未到来。他分析称,生产端,环比已开始走平,过剩产能及库存去化问题尚未真正解决,企业主营业务利润震荡反复;需求端、强势汇率及地方债务问题将制约出口及投资的拉动加力,新增动力尚未出现。
瑞穗证券亚洲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预计,伴随着四季度政策力度的减弱,以及去年年底基数效应较高的影响,今年四季度经济增长或比三季度会略有回落,同比增速为7.6%,全年经济增长7.7%,预计明年经济前高后低,全年增速或将达到7.3%。
三季度GDP同比增速(7.8%)
调研结果显示,2013年10月CPI同比增速预测均值和中位数均为3.2%,均较国家统计局公布的9月水平(3.1%)有所上升。其中,中金公司等8家机构给出了最大值3.3%,摩根大通给出了最小值2.9%。
沈建光表示,10月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2%,不过非食品价格,特别是房价上涨导致的居住价格的上涨值得警惕,预计10月CPI将进一步走高,或将达到3.3%。
林采宜预计,四季度通胀持续上行,未来两个月维持在3.1%~3.3%。
在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看来,三季度CPI同比将高于上半年,年内CPI同比呈现小幅缓慢攀升的趋势,预计四季度CPI同比仍有可能继续小幅走高,不过涨幅仍然温和,在2.9%左右,全年CPI同比约为2.7%,将远低于政府全年3.5%的物价控制目标。
鲁政委则认为,虽然环比涨幅不大,但当前至明年第一季度,CPI同比读数都将持续承压,第二季度才会有所缓解。
调研结果显示,10月PPI同比增速预测均值和中位数均为-1.4%,略低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9月水平(-1.3%)。其中,银河证券给出了最大值-1.1%,建银国际证券给出了最小值-1.7%。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预计,随着短期经济的相对稳定,生产资料价格也基本稳定,10月PPI环比为0.1%,同比在-1.4%左右。
9月CPI同比增速(3.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测均值
13.3% 持平上月
调研结果显示,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13.3%,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9月水平一致。其中,摩根大通和交银国际给出了最大值13.5%,美银美林给出了最小值13.1%。
诸建芳预计,考虑到规范“三公消费”以及中秋错位的负面影响,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在13.2%左右,相对上月消费小幅回落,而未来由于基数走高,零售增速将有所回落。
连平认为,受益于三季度以来经济增速明显企稳、居民可支配收入底部复苏的推动,国内消费者信心指数也出现了连续三个月的反弹,依据消费者信心指数领先于消费总额增速约两个月的历史经验看,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将小幅反弹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