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速盈利增长成为银行业新常态

2014-08-25   来源:证券时报网
分享到:
日前,于去年11月在港上市的徽商银行发布首份中期业绩报告,净利润同比增长约16%。8月22日,徽商银行董事长李宏鸣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银行业已进入“新常态”,体现为中速的利润增长态势。

  净利润增长近16%

  徽商银行是中部地区最大的城商行之一。8月21日晚,该行发布的2014年中期业绩显示,上半年该行实现净利润28.39亿元,同比增长15.78%。

  徽商银行董事长李宏鸣表示,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表现为GDP增速放缓,推动增长的因素也从投资和扩大生产,转变为产业转型升级。与此相对应,近年来银行业的利差缩窄、风险集中释放、利润增速放缓。

  李宏鸣称,在“新常态”之下,中国银行业也将转变观念,保持一种高质量、持续稳定、中等速度的利润增长态势,而非像过去一样追求高速但不可持续的增长。

  与多数上市银行的遭遇相似,上半年徽商银行的不良贷款有一定的上升。截至今年6月,该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4.1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了3.6亿元;不良率为0.67%,比上年末提高了0.13个百分点。中报显示,不良贷款增量集中于制造业、商业,以及服务业,主要是企业流动资金贷款。

  对此,李宏鸣表示,不良上升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由于产业结构调整,使得部分小微企业客户陷入资金链和供应链的困境;其二,部分小微企业的借贷、担保链条出了问题,被其他企业所连累。“我行的不良上升幅度仍在管理层可预见及可控的范围内。”他说。

  “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从同业的整体水平来看,不良率低于1%,已是很好的水平”,李宏鸣称,“很多银行的中期不良率上升,这是当前经济周期下的正常表现。”

  信贷质量恶化的趋势已令银行更加审慎放贷。今年7月,全国新增信贷数据大幅低于市场预期,有分析认为,银行因对信贷质量的担忧而产生“惜贷”情绪。李宏鸣则表示,在目前这种环境下,银行正努力在收益和风险间寻找平衡点。他预计,8月份的银行信贷将集体回暖,该行也会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度增加贷款的投放,并提高风险预判能力。

  定向降准释放16亿元

  李宏鸣表示,随着徽商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提高,风险定价能力也会提升。小微企业贷款的利率水平在基准利率上上浮30%左右,对于银行而言具有很大吸引力。

  据了解,徽商银行是一家以小微金融为特色的银行,该行中小微企业的贷款约占其对公贷款的七成。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中旬,央行[微博]对“三农”或小微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徽商银行因此获批降准0.5个百分点。

  李宏鸣称,定向降准令该行释放出16亿元的可贷资金,将争取全部投向小微企业客户。同时,该行有意加快在小微金融业务上的创新速度。

  采访期间,李宏鸣透露了该行的一些发展计划。首先,徽商银行将与电商平台公司在数据分析上进行合作,推出针对电商小微企业的信用贷款产品。其次,该行与大股东万科合作社区金融项目,正在拟定计划书,合作项目或将在南京和合肥的万科楼盘落地。此外,公司拟出资组建消费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目前正在寻找有实力的合作伙伴。

记者 蔡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