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监管促开放并行,上海金融办拟加挂金融监管局牌子

2018-01-12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分享到:
[ 对于地方金融监管问题,郑杨透露,地方金融监管将有助于形成监管的全覆盖,上海金融办拟加挂金融监管局牌子,并推动设立上海金融法院 ]

  上海市金融党委书记、市金融办主任郑杨11日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金融的强监管和扩大开放是并行的,未来上海将在“管得住、测得准”的前提下,有条不紊地扩大金融业开放。

  郑杨表示,目前上海有些合资机构的外资持股比例已经达到51%,未来将进一步放宽境外金融机构准入限制,使外资金融机构平等参与市场竞争,鼓励支持更多的国际知名金融机构在上海设立合资或独资金融机构。

  对于地方金融监管问题,郑杨透露,地方金融监管将有助于形成监管的全覆盖,上海金融办拟加挂金融监管局牌子,并推动设立上海金融法院。

  金融开放大有可为

  近日,银监会表示,拟修订《中国银监会外资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为外资法人银行开展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股权投资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进一步统一中外资银行市场准入标准,并取消了外资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代客境外理财托管业务、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被清算的外资金融机构提取生息资产等四项业务的审批,实行报告制。

  浦发硅谷银行副行长柯珮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与中外资同业的交流过程中获悉,业内已关注到监管近期的一系列进一步开放和放松的成果。

  柯珮也坦承,他们对政策也有着更高的期待,在同质化比较明显的背景下,期望未来政策可以为提供差异化服务的外资银行提供更多的展业空间。以浦发硅谷银行为例,柯珮表示,作为一家主要服务科技创新型企业的银行,与风险投资领域的关系比较密切,希望未来可以参与相关的私募股权基金托管类业务。

  郑杨表示,对于外资和中外合资金融机构的合理展业需求,上海会给予充分考虑。他还透露,外资金融机构对境外和离岸业务方面有着较强的优势,未来将在自贸区和自由港的离岸业务方面给外资金融机构更多的展业空间。

  对于备受关注的外资持股问题,郑杨提出,由于外资机构管理通常比较成熟,希望在合资金融机构中能提高持股比例。郑杨表示,目前上海已经有一些合资机构的外资持股比例达到51%,未来将进一步放宽境外金融机构准入限制,使外资金融机构平等参与市场竞争,鼓励支持更多的国际知名金融机构在上海设立合资或独资金融机构。

  郑杨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当前金融的强监管和扩大开放是并行的,未来上海将在“管得住、测得准”的前提下,有条不紊地扩大开放。

  强化地方金融监管

  上海市金融党委书记、市金融办主任郑杨还透露,上海金融办正在考虑加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牌子。

  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中央统一规则,压实地方监管责任,加强金融监管问责;要坚持自主、有序、平等、安全的方针,稳步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

  郑杨表示,地方金融监管将有助于形成监管的全覆盖,对防范金融风险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加强地方金融监管的要求也是比较迫切的。

  “我们将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在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领导下,压实地方监管责任,积极强化综合监管、功能监管,实现金融监管全覆盖,把主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构筑好金融安全网,有效维护区域金融安全稳定。” 郑杨称。

  他还透露道,未来上海将适时增加地方金融监管条例,推动设立上海金融法院。

  郑杨表示,上海将加快形成良好的金融法治环境,以司法改革试点为契机,会同本市司法部门、市人大、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共同推动有关立法的完善工作,推进相关法律、法规适时修订,推动设立上海金融法院。

  郑杨称,上海金融办在推进金融监管的同时,也将继续提高服务质量。未来将继续吸引重点金融机构在沪发展,吸引金融央企设立上海总部,推动符合条件的国资、民营企业在沪发起设立各类非银金融机构,进一步巩固上海在集聚金融机构方面的优势。


作者:佘庆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