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汇丰PMI初值创4个月新低

2013-02-26   来源:信息时报
分享到:
信息时报讯 汇丰银行昨天公布,2月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为50.4。这是汇丰PMI连续上涨四个月之后首次出现回落,但仍处于扩张和萎缩的分界线上方。该指数出现大幅回落增加了投资者对中国经济未来不确定性增加的担忧,但市场分析多认为,汇丰PMI数据的回落表明我国制造业扩张幅度有所减缓,但这主要是由于季节性反复,尤其是美国量化宽松的急转导致市场预期发生变化。包括就业以及信贷等其他方面数据均显示,今年经济尚未出现质的变化,投资者不必过于担心。

  结束连续四个月涨势

  汇丰发布的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2.3,创下了2011年1月份以来的最高值,也为中国经济复苏这一判断再加筹码。但令人意外的是,今年2月的汇丰PMI初值却再次出现反复。

  汇丰银行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汇丰PMI初值为50.4,回落至4个月以来的低点。其中新出口订单分项指标为49.8,已降至荣枯线的下方;产出指数从1月份的53.1下降到2月份的50.9,创下4个月新低;此外,新订单指数从1月份的53.7下降到2月份的51.2,而从业人员指数也从1月份的50.9下降至2月份的50.4。

  回落或因季节性反复

  “汇丰PMI在2月出现回落,主要是由于季节因素,这个数值会发生严重扭曲,投资者不必过度担忧经济基本面是否发生了变化。”宏源证券(000562,股吧)宏观分析师昨日在接受信息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汇丰2月PMI的回落有其客观原因,这主要是由于12月销售旺季结束后制造业景气度出现短暂波动。从历史数据来看,2007年以来无论是统计局的官方PMI还是汇丰PMI数据,都会在1到2月出现反复波动,这种现象在外国市场也有反映。

  而另一方面,今年促使2月份PMI下滑的国际因素也不可忽视。首先,外贸需求减少是PMI指数下滑的最重要因素,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急转弯导致了市场对于未来经济复苏的前景产生了担忧,“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美国国内需求降温,2月份出口订单下降以及1月进出口数据未及预期都充分表明了这一点”。其次,美国QE政策的转向也影响了国际市场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预期,导致部分厂商囤货需求下降。“从去年10月开始的PMI指数连续上涨,既有实体经济需求复苏的拉动,也有美国宽松政策推动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预期,从而形成的囤货效应在起作用,现在这种预期突然发生了改变,是导致PMI指数下滑的第二个国际因素。”

  此外该分析师还表示,今年春节出现在本月,也对2月PMI数据构成了影响。

  经济复苏趋势未变

  “可以看到的是,虽然从去年开始各种复苏论就层出不穷,但数据却显示,从2010年2月到2012年9月的这两年半时间里,PMI数据其实一直是呈现下跌态势的,说明国内经济徘徊在较低水平。而自去年10月开始的4个月中,虽然PMI数据在连续回升,但也仅仅稍稍高于50的景气线附近,说明回升态势并不很强烈,这些都证明了经济复苏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能因一个月的数据就说这个趋势有所改变。”宏源证券分析师告诉信息时报记者,目前各方面的信息都显示今年经济尚未出现质的变化,仍然维持着缓慢复苏的态势,投资者不必过于担心。

  与此同时,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也表示,汇丰中国2月PMI初值虽放缓至4个月低位,但中国仍处于逐步复苏的轨道之上,制造业活动有所放缓,或因春节假期长达一周及外部需求疲弱所致。屈宏斌表示,中国复苏的基本强度仍佳,这反映于就业人数继续增加以及近期信贷增长回升上,复苏步伐温和。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2月汇丰PMI的回落可能表示中小企业的经营情况略微转差。近期央行进行正回购导致银行银根收窄,加重了中小企业经营压力,这可能也是需要警惕的地方。

作者 徐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