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发布了今年第23周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环渤海地区发热量5500大卡动力煤的综合平均价格,下称“价格指数”,英文缩写 BSPI)报收于 400元/吨,与 22周持平。400元/吨的价格水平,较年初 371元/吨上涨了 29元/吨,涨幅达到了7.8%。
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环渤海动力煤价格经过前一报告期大幅“跳涨”之后,已经基本消化了几家大型煤炭企业上调煤价带来的利好,略显单一的价格推升动力迅速趋于衰竭。与此同时,煤炭企业产量的增加以及进口量的增加让库存再次攀升,但需求量并没有增加,因此动力煤短期回调的压力加大。
生意社能源分社社长、导报特约评论员李宏表示,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是动力煤期货筑底行情的主要驱动力。 2 -5月,多项去产能政策密集发布,煤炭主产区明显减量生产,导致港口动力煤供应持续呈现偏紧的局面,提振了市场对动力煤期货价格的看涨预期。
数据显示,今年前 5月全国累计生产原煤 134386万吨,同比下降 8.4%,同比降幅较上月增加 1.6个百分点,减产规模超过 1亿吨。截至 6月 15日,秦皇岛港煤炭库存约 390万吨,远低于过去五年同期平均 700万吨的水平。
“在供给侧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我国社会总需求并未出现明显增长,宏观经济的下行压力依然存在。因此,动力煤需求不佳成为压制动力煤期货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李宏分析道,“而且马上就是水电设备发电的高峰期,动力煤市场需求端面临的压力将日益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5月,我国发电量提前出现“水增火减”的趋势。前 5个月,全国水电、风电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 16.7%和14.5%,火电发电量却同比下降3.6%。前 5个月,水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同比提高 153小时,为近 10年来同期最高水平,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同比降低 178小时,为近 10年来同期最低水平。
来自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中国5月份进口煤炭 1903万吨,同比增加478万吨,增幅33.54%;环比增加103万吨,增幅5.72%。1-5月中国累计进口煤炭8628万吨,同比增加67.9万吨,增幅 3.7%。
“市场开始复苏,价格整体保持稳步上扬,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市场信心。但煤价的反弹可以看作是理性回归,而并非市场自然供需引发的实质性好转。在进口煤激增而且价格也上涨的情况下,短期看国内煤价有回调压力。”李宏说。
煤价的反弹可以看作是理性回归,而并非市场自然供需引发的实质性好转。在进口煤激增而且价格也上涨的情况下,短期看国内煤价有回调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