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冬季以来,多地城市终端天然气价格酝酿上调,天然气价格改革有望进一步提速。
专家表示,近年来我国天然气价格上下游联动滞后,上游气价尤其是进口气价格涨幅迅速而下游跟涨缓慢,终端气价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有理可依。随着新一轮气价调整逐步落定,“三桶油”和地方燃气公司有望从中获益。
多地终端天然气酝酿涨价
上市公司长春燃气26日发布公告称,长春市调整民用燃气价格听证会已同意民用燃气价格调整方案及《长春市民用天然气销售价格顺调试行办法》。
此次民用燃气价格调整拟将民用天然气价格由现行的2.00元/立方米调整到2.80元/立方米;煤气价格拟由1.50元/立方米调整到2.00元/立方米。
虽然目前尚未确定最终调价方案和调价时间点,天然气涨价的预期已经对长春燃气产生利好。2月8日,长春燃气发布民用燃气价格听证会即将召开的公告。自此长春燃气股价从每股8.51元一度上涨至9.57元,涨幅超过12.5%。
除了长春之外,在今年1月25日浙江湖州市德清县就召开了居民生活用天然气价格调整听证会;2月20日江苏扬州也召开了民用管道天然气价格调整听证会,拟对市区民用气价格上调0.33元/立方米,调整后民用气到户价为2.53元/立方米。
其实这轮气价调整从2012年冬季已经开始酝酿。去年12月,北京将民用天然气价格每立方米上调0.23元;长沙实施阶梯气价,年用量超额的部分每立方米价格上调0.55元;徐州实施的阶梯气价直接演变成涨价,先将居民用气价格每立方米上调0.25元,第二档按照1.1倍价格计费,第三档超额部分按照1.2倍价格计费。
从眼前这轮天然气涨价热潮来看,涨价呼声主要来自地方城市燃气公司,上调的也主要是民用天然气价格。
上一轮全国大范围调整天然气价格发生在2010年。当年5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通知,从6月1日起上调陆上天然气出厂价0.23元/立方米。
随后全国多个重点城市上调非居民天然气价格,也有部分城市召开听证会计划上调居民用天然气价格。但当年11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文要求各级物价部门降低偏高的收费标准和不合理的价格,缓解企业生产成本增支和群众生活费用增加的压力。此后河南、江苏和广东等省均宣布暂缓出台天然气价格调整方案。
经过了2010年天然气涨价的压力,从2012年底新启动了新一轮天然气涨价压力又一次把我国天然气价格改革推到了风口浪尖。
上游价格上涨迅猛 倒逼终端零售价上调
在专家看来,近年来我国天然气价格上下游联动滞后,城市天然气价格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有理可依。
东方油气网燃气分析师吕颖表示,自去年起开始的天然气涨价预期,主要是由进口气国内销价和进口成本倒挂日益严重所引起。我国液化天然气(LNG)进口均价从2010年的306美元/吨上涨至2012年的541美元/吨,气态天然气进口均价从2010年的322美元/吨上涨至2012年的544美元/吨。我国进口天然气年进口均价从2010年的322美元/吨上涨至543元/吨,涨幅达68.6%。
根据东方油气网数据模型显示,2007年,全国天然气门站均价(不考虑分类用气量)为1.21/立方米,经过历年管输费和井口价的数次上调,2012年全国门站均价达1.81元/立方米,涨幅接近50%。
与此相对应,全国省会城市天然气零售终端均价(剔除车用天然气价格)从2007年的2.22元/立方米上涨至2012年的2.76元/立方米,涨幅仅为24%。
吕颖表示,我国多个城市民用气价已经多年未调整,上游价格不断上涨,使得城市燃气公司经营压力较大。如果按2011年在两广地区实施的天然气价改试点公式计算,全国天然气零售均价最高可达2.92元/立方米。如果按门站价上涨幅度等比提升分析,天然气零售均价最高可达3.33元/立方米。
华东一家城市燃气公司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公司采购的天然气价格一直在涨,尤其进口气价格与国际油价挂钩,近年来连续上涨。随着天然气用户增多,市场对天然气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可这块业务公司卖的越多,亏损越大,长此以往难以为继。
天然气价改正提速 “三桶油”、燃气公司获益
2012年年底国家发改委先后发布了《天然气利用政策》、《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把天然气价格改革列入“十二五”期间资源产品价格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
天然气价改大幕正徐徐拉开。专家认为,未来三年内我国天然气价格改革试点有望进一步扩大,天然气价格与可替代能源之间的比价关系有望逐步理顺、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在执行上有望更加顺畅。
生意社燃气分析师周翠平认为,预计2013年气价改革试点将逐步在全国范围内铺开,届时天然气价格“一省一价”、上下游价格实现联动以及天然气价格市场化将会逐步实现。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天然气多个支持政策的发布,未来整个天然气行业也将呈现出“量价齐升”的局面,天然气行业爆发式发展将有望带动整个产业链的提速。
背靠天然气价改的大背景,天然气生产企业和城市燃气销售公司有望直接从中受益。据了解,目前,国内天然气生产主要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三桶油”把控,天然气井口价格如果上调“三桶油”直接受益。天然气终端销售的主体往往是地方燃气公司,销售价格大多由当地物价部门制定。如果天然气零售价格上涨,城市燃气公司也有望实现业绩提升。
目前A股市场燃气事业板块共有长春燃气、陕天然气)、深圳燃气、新疆浩源、大通燃气等五家燃气上市公司。
受制于天然气价格改革滞后,陕天然气2011年净利润仅同比增长1.1%,2012年前三季度业绩同比下滑28.59%。长春燃气2011年净利润同比下滑13.73%;根据公司业绩预告,2012全年净利润下滑幅度或在80%-90%。大通燃气201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下滑达到87.78%。
相比之下,2011年天然气改革在两广地区试点之后,深圳燃气业绩增长进一步提速,2011年业绩同比涨幅达到26.63%,2012年前三季度业绩增幅达到41.72%。
长春燃气董事会发布的公告称,自2010年国家调整天然气井口价格以来,民用气市场销售价格未得到调整,致使燃气销售业务成本提升,进而影响到公司燃气业务利润。2012年虽然燃气业务与上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增长,但由于燃气销售价格尚未实现与上游同步顺价调整,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长春燃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油田气价两度上调,公司燃气销售价格却没有联动。公司占长春地区天然气供应市场份额的50%以上,其中70%-80%为民用气。如果此次听证会结果及时执行,涨价的利好在今年公司业绩中有望体现。
上述负责人说:“虽然公司认为当前天然气价改迫在眉睫,但政府出于保障民生等考虑,对天然气提价仍有一定顾虑。这次听证之后当地天然气提价何时兑现,每立方米涨价幅度依然没有最终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