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股市持续攀升,证券交易量同比大幅增加。券商是此轮牛市的直接受益者,统计数据显示,有16家上市券商2015年一季度的净利润超过了去年上半年。业内分析人士表示,经纪业务和两融业务收入大增是券商业绩剧增的主要原因。
今年以来股市持续攀升,证券交易量同比大幅增加。券商是此轮牛市的直接受益者,统计数据显示,有16家上市券商2015年一季度的净利润超过了去年上半年。业内分析人士表示,经纪业务和两融业务收入大增是券商业绩剧增的主要原因。
截至4月10日,国元证券、东北证券、长江证券以及东方证券已发布2015年第一季度业绩快报,其他上市券商1月至3月的母公司净利润数据也已公布。
业绩同比大幅飙升
证券时报记者将未发布一季度业绩快报的上市券商前三个月营收及净利润(母公司口径,下同)简单加总,结合已经发布业绩快报的4家上市券商数据,与去年第一季度数据对比发现,上市券商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均出现大幅飙升。
在营业收入方面,国信证券以58.64亿元位列榜首。其次是中信证券,达56.28亿元。海通证券以55.6亿元的一季度营业收入紧随其后。
值得注意的是,在营业收入增幅方面,西部证券今年一季度的营业收入以10.73亿元实现了280.1%的增幅。太平洋证券、光大证券、兴业证券的营业收入增幅均超过150%,分别达198.5%、194.3%、172.2%。
券商一季度净利润前三名分别被海通证券、中信证券及招商证券夺取,净利润分别为31.66亿元、25.96亿元,以及24.94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161.6%、98.1%,及250.7%。
同时,西部证券的净利润增长幅度同样引人关注:西部证券今年以5.18亿元的一季度净利润较去年增幅达551.5%。此外,光大证券亦实现净利润和营业收入的增幅“双丰收”——净利润增长472%,在经历“乌龙指”事件后,光大证券逐步恢复元气。此外,兴业证券净利润也实现了“大跨步”,其以9.89亿元的净利润实现了427%的增幅。
截至4月10日,国元证券、东北证券、长江证券,以及东方证券4家券商已发布2015年第一季度业绩快报。
从业绩快报来看,东方证券今年一季度的营业收入为41.21亿元,净利润为19.4亿元,分别实现252.39%、789.82%的增长。东方证券表示,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资本市场公开发行的同时,着力提升了传统业务的竞争力,并推进了创新业务开展,实现了公司经营业绩的跨越式发展。
东方证券介绍,今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大幅度增长主要涉及4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国内证券市场指数大幅攀升,公司的自营投资及资产管理业务盈利显著增长;其次,市场交投活跃,交易量迅速增长,公司的经纪业务净收入大幅增长;再者,新三板做市业务获得不错的收益;与此同时,公司的资本中介业务快速发展。
经纪及两融
助力业绩暴增
证券时报记者将一季度有数据可比的券商业绩与其去年中报业绩进行比较发现,有8家上市券商今年一季度的营业收入均超过去年上半年的业绩;有16家券商今年一季度的净利润跑赢去年中报的数据。
通过数据对比,记者发现,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超过去年中报数据的券商多数为中小型券商,例如,国元证券、东北证券、兴业证券、东吴证券、太平洋证券、西南证券、西部证券。西部证券一季度营业收入约等于去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的2倍。
而净利润方面,一季度净利润赶超去年中报数据的不乏大券商,海通证券以31.66亿元的净利润,赶超去年上半年净利润28.78亿元。
国海证券分析师孔令峰表示,区域型中小券商业绩增速更快,因为区域型券商佣金率较高,且经纪业务占比高,市愁跃时的业绩弹性更大。尤其是今年3月份的行情火爆,经纪、两融收入大增。3月份股票市场又再创新高,量价齐升,市愁跃的成交使得券商经纪业务收入大增,是券商业绩增长的主要来源。截至3月末,两融余额达1.49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77%,日均余额环比增长16.3%,增速提升明显。经纪和两融业务收入大增是券商业绩大增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