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探路资产证券化支持实体

2015-08-10   来源:证券时报
分享到:
“阿里小贷”资产证券化产品拉开了互联网金融与资本市场结合的创新序幕,“中信启航”标志着深交所默默探索REITs十二载终修成了正果。

  这两个产品,是深交所十余年探索资产证券化的一个缩影,也是深交所在资产证券化业务上,一边抓好防控风险,一边让资本市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真实写照。

  深市累计已发

  ABS产品50余只

  近来,除房地产行业外,深交所不断在多个领域探索资产证券化可行道路。在已发行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中,基础资产类型涵盖保障房项目、小额贷款、涉农扶贫贷款、融资租赁、污水处理、供水、供热、电力、高速公路、商业物业、门票、影院票房收入等多种类型。

  截至目前,深交所市场累计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50余只,累计发行规模近700亿元。2014年11月底实行备案制以来,深交所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20多只。

  随着备案制的实施,2014年资产证券化的发行规模超过之前发行规模的总和,2015年上半年发行规模已接近2014年全年发行规模。

  此前,停滞了3年多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于2012年重启。近3年来,从互联网金融与资产证券化结合的“阿里小贷”到首单涉农公益小贷资产证券化的“中和农信”资产证券化产品,再到首个交易所场内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中信启航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的破冰之旅,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踏上了创新之旅。

  据了解,下一步,深交所将重点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下的资产证券化融资新途径,以便让资本市场更好地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服务支持,为国家的经济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十年资产证券化之路

  资产证券化业务(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简称“ABS”),是指以基础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为偿付支持,通过结构化等方式进行信用增级,在此基础上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的业务活动。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证券公司须具备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资格,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须由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设立且具备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资格。

  具体操作则是以原始权益人(以企业为主)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优质资产(例如企业应收账款、基础设施收益权、信贷资产等财产权利或财产)作为基础资产;证券公司(或基金公司特定资产管理子公司)面向合格投资者发行资产支持证券,以管理人身份发起设立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管理人以募集的资金向原始权益人购买基础资产,并将该基础资产的收益分配给资产支持证券投资者。

  在经历了2005-2008年的试点阶段后,2012年深交所挂牌了宁公控、欢乐谷等资产证券化产品,标志着交易所资产证券化市场再度起航。2013年8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批准额度为3000亿元,彰显了中央对于支持发展资产证券化的决心。

  也正是在此背景下,2014年11月21日,证监会[微博]发布《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及配套规则,行业将此次规则习惯性地称为“资产证券化新规”,资产证券化业务行政审批取消。

  随后深交所颁布相关细则。2014年11月25日,深交所发布修订后的《深圳证券交易所[微博]资产证券化业务指引》,以适应证监会对资产证券化业务法律适用和监管规则做出的相应调整。

  深交所此次对业务规则调整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细化挂牌转让条件,明确要求管理人在资产支持证券发行前向深交所申请确认是否符合挂牌转让条件;

  二是明确产品挂牌要求,对基础资产转让、附属担保权益转让和现金流预测等重要环节提出明确的挂牌要求;

  三是强化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明确合格投资者的范围;

  四是突出信息披露监管,明确挂牌初始信息、跟踪评级信息等披露要求,充分揭示风险;

  五是为便于投资者了解熟悉资产支持证券转让机制,将深交所其他业务规则中有关资产支持证券转让的规定一并纳入业务指引。

  探索创新资产证券化产品

  据了解,近三年来,资产证券化创新产品和模式频出。涉及领域也从早期的高速公路、电力、BT应收款等资产,逐步扩展到房地产、农业、融资租赁、主题公园、保障房建设等多个领域。

  作为首个交易所场内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深交所“中信启航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于2014年4月25日发行设立,募集规模为52.1亿元,基础资产为不动产。

  资料显示,“中信启航”在产品结构上采用了一些创新模式:

  一是通过证券公司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私募基金、特殊目的公司等多层特殊目的载体和交易结构设计,最大程度保证物业租金和资产增值转化为投资者收益;

  二是通过内部优先/次级产品分层安排,匹配不同类型投资者差异化的投资需求,优先级投资者主要获取相对稳定的租金收益,次级投资者主要获取物业增值的收益;

  三是通过资产证券化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载体,按照资产证券化相关业务规则在深交所综合协议平台挂牌转让。

  “中信启航”的发行及在深市的挂牌交易,标志着中国第一单权益型REITs产品的顺利破冰,在中国市场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是我国第一只真正的权益类REITs产品,是首次将CMBS与Pre-REITs及看涨期权结合的复合产品;是第一只次级份额能够实现在交易所挂牌转让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

  据悉,“中信启航”之后,苏宁云商也加入了场内REITs队伍。去年10月15日,苏宁云商公告,将旗下11家全资子公司的相关权益,以约40亿元转让给中信金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拟发起的私募投资基金。而这11家子公司,其资产主要是苏宁旗下的11家自有门店物业。未来,苏宁云商将签长期租约,并以稳定的价格继续租这些物业。

  “中信华夏苏宁云创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是资产证券化业务备案制后深交所挂牌的首个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也是深交所继“中信启航”后推动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发展的又一次创新尝试。

  除去房地产方面的尝试,东证资管-阿里巴巴[微博]1-10号小额贷款资产证券化产品是互联网金融与资产证券化结合的创新尝试。该产品也是国内首个以小额贷款债权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项目,产品在交易结构方面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循环购买基础资产,资产支持证券的期限更能适应金融市场上投资者的需求。

  资料显示,东证资管-阿里巴巴小额贷款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共分为10个产品,每期产品规模为5亿,共募集50亿元,基础资产为阿里巴巴小额贷款公司通过阿里巴巴、淘宝网[微博]和天猫[微博]网平台面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形成的债权为基础资产,其中东证资管-阿里巴巴1号小额贷款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于2013年7月29日发起设立。

  蜚声国内市场的还有一款——中和农信资产证券化产品。该产品是首单涉农公益小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目前已发行两期,合计发行规模为10亿元,收益率在6%以上,期限为2-3年。

  中和农信专项计划作为备案制下首单发行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也是深交所开展涉农资产证券化试点的重要举措,目的就是响应国务院去年发布的《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大扶贫力度。

  中和农信专注于向农村中低收入家庭发放小额贷款,为难以由传统金融机构惠及的贫困地区低端群体提供服务,以市场化、可持续的形式将普惠金融落到实处,并通过风险管理体系有效控制贷款风险。通过资产证券化安排,中和农信可以有效盘活存量信贷资产,广泛利用社会资金持续服务于“三农”薄弱环节。

  备案制成为加速器

  2014年底颁布的“资产证券化新规”,是证监会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快推进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其中明确规定资产证券化业务实行“备案制”和“负面清单管理”,取消了原有的审核制度,从而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发行效率,使资产证券化业务逐步走向市场化、常规化、标准化。

  备案制实施以来,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明显提速,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已超前十年的规模总和。

  同时,深交所也在备案制框架下不断优化资产证券化挂牌转让业务流程,加强产品存续期持续信息披露监管。一方面,提高挂牌转让效率,优化评审流程,推行采用同一交易结构的多期产品实施框架式评审,提高成熟项目再次发行的评审效率;另一方面,强化持续信息披露要求,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微博]资产证券化业务信息披露格式第1-3号》。

  深交所表示,该所未来将继续响应国务院号召,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下的资产证券化融资新途径,深化服务棚户区改造,支持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推广与优化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运作模式,探索和推进商业物业、不动产资产证券化,推进公募REITs产品的推出;积极推进证券公司融资融券债权、股票质押式回购债权证券化,拓宽证券公司融资渠道;积极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进入交易所市场;继续优化交易机制,加快推出质押式协议回购。

  深交所同时表示,该所将结合相关法律法规推进ABS业务进程,推动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公开发行与竞价交易;强化资产支持证券的信息披露和持续监管,加强投资者利益保护;加大市场推广和宣传力度,加强与各市场参与主体的沟通与交流,促进业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