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流通市值43%被机构持有

2014-10-13   来源:证券时报
分享到:
五年间,创业板这个根植于中国经济转型大潮中的新板块,不负众望地成长为全球新兴市场中最成功的创业板市场,公司家数、市值规模、业绩增长、机构参与度等指标都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除了可量化的成绩外,更是得益于创业板的平稳运行,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崛起一支朝气蓬勃、举足轻重的生力军,形成了支持创新、驱动发展的社会基础和市场内生力量。

  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自2009年10月30日首批28家公司挂牌上市以来,创业板市场快速发展,新上市公司数量逐年增加,市场规模稳步扩大。

  截至2014年8月31日,创业板共有387家上市公司,总股本1025.38亿股,为2009年的29.6倍。按当日收盘价计算,总市值19587.27亿元,为2009年的12.2倍,平均股价为19.10元,平均市盈率为61.54倍。

  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创业板市场交易活跃,投资者结构不断优化。数据显示,2014年前8个月,板块交易量占深市总交易量的比例已从2009年的0.96%上升至24.30%,增幅达24.3倍,明显高于流通市值占比的增速(18.1倍)。五年间,创业板市场日均换手率为4.55%,明显大于同期深市日均换手率(1.65%)。

  此外,从年度数据看,创业板市场日均换手率在逐步下降,交投趋于稳定。创业板的投资者结构也在持续优化,截至2014年8月,机构投资者持有流通市值的份额从2009年的3.56%一路上涨至43.20%。业内评价,机构持股比例的大幅上升反映了资本市场对创业板发展的认可和对前景的信心。

  一批高成长企业涌现

  创业板五年来先后经历了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以及国内经济下滑等严峻外部环境的考验,但创业板公司收入增长率五年来始终保持稳定增长,平均收入规模已由2009年的3.05亿元增长至2013年的6.57亿元,增幅达到115.5%。净利润虽经历了2012年的小幅下滑,但在2013年迅速回升,平均净利润达7825万元。

  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来看,截至2013年末379家创业板公司募集资金累计使用71.89%,募投项目进展情况良好,累计实现效益165.3亿元,促进了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在板块整体业绩向好的同时,部分优秀公司脱颖而出。在2013年之前上市的355家公司中,13家公司上市后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超50%,20家公司净利润增幅超300%。

  其中,2013年创业板有220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58%;91家公司(占比24%)增长超过50%,30家公司(占比7.91%)增长超过100%,涌现出一批高成长公司。

  为经济发展提供原动力

  创业板的最大机遇来自中国经济转型,转型为创业板提供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同时,创业板对创新型企业的支撑和推动作用也为中国经济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组数据表明,创业板市场已成为支持自主创新企业的重要平台——387家创业板公司中,363家拥有高新技术企业资格;329家拥有核心专利技术;152家拥有国家火炬计划项目,47家拥有国家863计划项目;36家为国家创新试点企业。

  2009年至2013年,创业板公司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例一直保持在5%~6%左右并呈逐年上升之势。深交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创业板公司拥有专利17322件,其中发明专利4528件,较上市前均增长了一倍多。

  五年来,创业板聚集了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290家),广泛覆盖于新一代信息技术(112家)、节能环保(46家)、高端装备制造业(32家)、新材料(43家)、新能源(16家)和生物(41家)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的板块特色。创业板新兴产业分布契合了我国产业升级的现状,充分反映了现阶段经济结构转型的方向,将成为助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之一。

作者 胡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