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产地煤炭供给逐步释放煤价或将承压

2019-04-01   来源:我的钢铁网
分享到:
3月正值榆林矿难和内蒙非煤矿安全事故安全大检查,产地煤矿复工不及预期,加之恰逢处于两会期间,受此影响煤炭供给出现短暂偏紧。进入中旬后,由于前期港口和坑口煤价持续上涨,下游对高价煤采购积极性下降,贸易商抵触情绪较强,因此产地和港口纷纷下调煤价,但随着高价煤持续理性回落,可煤炭消费淡季即将进入,电厂日耗稳定,暂稳较大采购计划,多以长协煤补库为主,除高卡优质低硫煤价格坚挺,一般烟煤价格依旧处于弱势,多持观望态度,后续伴随着南方雨季来临,水电替代火电作用或将有所增强,煤炭市场整体仍维持弱势运行。

  一、宏观方面

  国家统计局数据公布,2019年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4%。2018年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689亿元,同比增长16.1%。其中1-2月份,专用设备制造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4.0%,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0.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3.1%,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0.8%,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70.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59.0%,汽车制造业下降42.0%,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34.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27.2%,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23.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21.6%,纺织业下降11.3%,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5.7%,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5.5%。利润下降与春节假期因素对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影响周期更长,客观上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影响,后续伴随着企业不断复工和下游市场需求不断扩大,4月生产活动将有望回暖。

  二、国际动力煤情况

  随着国内煤炭供应变得充足,电厂采购需求不佳,其他各国采购补库也接近尾声,故国际市场煤暂时偏弱运行,今年或将继续收紧煤炭进口。国内环保要求严控,目前正在加强对进口煤炭的质量安全检验和环保项目的检测,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延长了煤炭通关时间进入中国,鉴于这样情况进口商操作较少,澳煤Q5500FOB报价57-58美元/吨,印尼煤主要受国内以及周边各国市场双双需求减少影响,报价有所下调,印尼Q3800小船FOB报价37美元/吨左右。但内外煤价差的持续扩大,部分贸易商仍看好4月进口煤市场。

  三、国内港口库存情况
  
  3月份春运结束后,货车运力逐步上升显现,大秦铁路运力迅速回升至120万吨左右,而北方港整体库存由月初2044.6万吨增加至2184.6,较月初增加144万吨。下游沿海六大电厂库存1590.35万吨,存煤可用天数23.64天,电厂高库存下补库需求释放有限,加之最近北方港因天气因素封航频频,秦港库存不断上涨。大秦铁路公告显示,2019年2月,公司核心经营资产大秦线完成货物运输量3185万吨,同比下降10.48%。较上月减少716万吨,下降18.35%。2月份日均运量113.75万吨,较1月份的125.84万吨减少12.09万吨。大秦线2月份日均开行重车78.9列,日均开行2万吨列车55.6列。2019年1-2月,大秦线累计完成货物运输量7086万吨,同比减少5.33%。

  四、国内煤炭生产和需求状况

  国家统计局3月14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1-2月份全国原煤产量51367万吨,同比下降1.5%,而2018年12月增长2.1%,增速由正转负。国家统计局表示,1-2月份全国日均产量871万吨,较去年12月减少162万吨。受春节期间,煤矿停工停产放假,以及安检、环保等因素的影响,1-2月份全国原煤产量收缩也在正常情况之内。

  国家统计局表示,1-2月份全国日均产量871万吨,较去年12月减少162万吨。产量最大的依次为内蒙古、山西省、陕西省。其中内蒙古累计原煤产量14384.7万吨,占全国累计产量的28%,同比增长1.8%;山西累计原煤产量13465.9万吨,占全国累计产量的26.22%,同比增长6%;陕西累计原煤产量7078万吨,占全国累计产量的13.78%,同比下降16.1%。三省区2018年全年生产原煤34928.6万吨,占全国原煤产量的68%。

  下游方面,3月全国天气回暖较快,居民用电负荷逐步降低,沿海六大电厂日耗持续稳定,短期无法释放较高耗能,且电厂高库存下基本维持以长协煤补库为主,电厂短期补库需求暂未释放,仍处于主动去库存阶段,当前煤炭进入传统消费淡季,南方即将进入雨季,后续水电替代效益增强。截止3月29日沿海六大电库存1590.35万吨,日耗67.28万吨,存煤可用天数23.64天。

  五、进口煤情况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9年2月份中国进口煤及褐煤1764.1万吨,同比减少326.5万吨,下降15.62%;环比减少1586.2万吨,下降47.35%。1-2月煤及褐煤累计进口量5114.4万吨,增加3.8%。2月份动力煤进口量为564万吨,较1月份降54.3%,同比降41.8%。2月份中国进口动力煤最多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进口量为263万吨,环比降44.5%,同比降30.2%;排在第二位的是澳大利亚,2月份出口中国动力煤202万吨,环比降68.1%,同比降53.3%。2月份中国进口煤炭最大量的煤种为褐煤,占全部进口煤炭的46.7%;排在第二位的为动力煤(包含烟煤和次烟煤,下同),占比为32.0%。其次为炼焦煤,占比为16.5%。2019年1月份由于累积前期报关量较大,当月煤炭进口大幅回升,另一方面受进口煤平控的影响,进口分析检验严控,2月份进口量下降,预计3月份煤炭进口量逐渐趋于稳定。

  六、电力数据市场情况

  3月2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2月份,全社会用电量48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第二产业用电量29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5%;第三产业用电量9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9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3%。1-2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110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1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9%;第二产业用电量70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第三产业用电量19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5%;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8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1%。

  1-2月份,发电10981.9亿千瓦时,日均发电186.1亿千瓦时,增长2.9%,增速较上年12月回落3.4个百分点,同比增速回落较多主要受同期基数较高、今年天气偏暖等因素影响,但2月份发电量同比增长6.8%,增速比1月份明显上升。分品种看,1-2月份,火电、核电和风电生产增速有所回落,水电、太阳能发电增速加快。其中,火电增长1.7%,增速较上年12月回落3.4个百分点;核电增长23.0%,回落14.9个百分点;风电下降0.6%,上年12月增长20.6%;水电增长6.6%,上年12月下降0.9%;太阳能发电增长3.8%,加快1.6个百分点。

  七、动力煤预测

  进入4月,产地煤矿复产进度较3月会逐步提升,煤炭供给量会稳步恢复,但前期坑口经过新一轮补库后,下游采购需求放缓,同时也基于煤价过高,贸易商及终端用户有较强的抵触情绪。3月中旬伊始,坑口煤价经过几轮下调,但煤价仍处于高位运行,矿方表示后期煤价会回归理性。而港口动力煤价前期受坑口煤价持续上涨以及水泥、化工企业采购需求释放的支撑下,煤价短期止跌反弹。随着发运成本倒挂严重,成本支撑较强,下游电厂并无较大采购计划,且日耗维持稳定,采购均以长协煤为主,叠加打铁路运输的恢复,使得入港量稳定增加,这对市场煤上涨起到一定抑制作用。恰逢4月进入用煤淡季,新能能源发电供给进入上升期,火力发电依赖程度或将减弱,目前正值电厂机组陆续检修,反弹动力稍显不足。后续需待关注下游电厂集中补库,大秦线将展开为期25天的集中检修,进车数量减少,港口品种煤出现结构性差异。预计4月份煤炭市场价格仍有承压,若无较大因素变化,动力煤价格或在600一线上下宽幅震荡概率较大,不排除部分特殊煤种有止跌企稳迹象,甚至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