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地楼市限购政策相继松绑和传统旺季“金九银十”的临近,在经历上半年的低迷市况之后,下半年的房价走势和背后的投资机会成为不少投资者关注的问题。
作为下半年的开端,7月的楼市成绩单格外令人关注。目前,国家统计局的官方数据仍未发布,但近日各大机构纷纷公布7月国内各大城市的楼市成交数据。专家认为,目前包括广东在内的国内楼市整体仍处于调整期,对于投资者来说并非很好的入市时机,房产投资更需要仔细观察、小心谨慎。
数据
中山广州佛山环比降超1% 汕头微涨
日前,中国指数研究院(下称“中指院”)发布了《2014年7月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报告》。报告显示,今年7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均价为10835元/平方米,环比上月下跌0.81%,为连续第3个月下跌,跌幅扩大0.31个百分点。其中,新建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个数为24个,较上月减少5个。环比下跌的城市个数则较多,达到了76个,较上月增加5个。
南方日报记者查阅发现,广东省的城市中,汕头样本平均价格为8390元/平方米,样本价格中位数为7350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65%,在100个城市中环比涨幅位列第十名。而汕头也是省内入选城市中唯一出现新建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
广东入选城市里,中山样本平均价格为6276元/平方米,样本价格中位数为5500元/平方米,环比下跌2.04%,在100个城市中位居跌幅第九位,也是省内城市中唯一环比跌幅超过2%的城市。
省会广州则在省内入选城市中跌幅第二,仅次于中山。7月,广州样本平均价格为18168元/平方米,样本价格中位数为15900元/平方米,环比下跌1.77%,在100个城市中位居跌幅第十九位,也是十大城市中跌幅最大的。
其他入选的广东城市中,7月新房均价也全部环比下跌。其中佛山以1.55%的跌幅居前,其样本平均价格和样本价格中位数分别为8739元/平方米、7600元/平方米。深圳、东莞、珠海、惠州、江门的新房均价虽然环比也都下跌,但跌幅都没有超过1%。
不过,尽管7月全国新房房价环比下跌的城市个数已经超过七成,但同比来看,7月全国百城新建住宅均价仍然上涨4.72%,只是涨幅较上月缩小1.76个百分点,为连续第7个月缩小。
值得注意的是,7月,新房房价同比下跌的城市个数首次超过城市总数的50%。其中,同比上涨城市48个,上涨城市个数较上月减少15个;同比下跌的则有52个城市,下跌城市个数较上月增加15个。
广东入选城市里,7月均价30198元/平方米的深圳同比上涨8.30%,位列同比涨幅第一。广州和惠州分别以7.72%和5.35%紧随其后,同比涨幅进入省内三甲。
此外,东莞和珠海同比涨幅则分别为4.90%和4.74%,也都上涨超过4%。江门同比上涨0.32%,较2013年同期变化不大。中山、汕头、佛山三个城市则均出现了同比下跌,其中佛山下跌3.89%,跌幅最大。
典型
广州成交量同比降28% 远高于北上深
从全国来看,在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和二线核心城市,同比价格仍呈现出较高的增幅。根据中指院的统计,全国十大城市新建住宅均价虽然同比涨幅较上月缩小2.56个百分点,缩小至10%以内,但依然保持了9.76%的同比涨幅,并且已经是连续第21个月上涨。
具体而言,十大城市中有9个城市同比上涨,其中北京上涨14.95%,涨幅居十大城市首位;上海上涨12.73%,位列其后;深圳、广州、南京涨幅在7%—9%之间;天津、武汉、重庆(主城区)、杭州涨幅在5%以内。成都同比下跌0.27%,为十大城市中唯一同比下跌的城市。
但是,尽管绝对价格依然处于高位,这些核心城市的价格走势已经出现颓势。
十大城市(新建)住宅7月均价为19328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97%,跌幅较上月扩大0.52个百分点,为连续第3个月下跌,且跌幅持续扩大。而从城市具体表现看,7月十大城市新房均价环比全部下跌,跌幅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其中,广州又以环比下跌1.77%位居十大城市跌幅首位,这也是广州房价连续第三个月环比出现下跌。此前的5月和6月,广州房价环比分别下跌0.02%和0.05%,7月跌幅则呈扩大趋势,已创下上半年最大跌幅。
从成交量来看,数据显示,二三线城市7月周均成交同比仍然下跌23%,环比降幅缩小至7%,但从累计数据来看,二三线城市同比降幅扩大至19.4%。一线城市总体周均成交量也仍处于下降态势。而从1—7月累计数据来看,一线城市累计成交量同比降幅达35.8%,降幅较上月缩小1.1个百分点。
一线城市中,除北京外,深圳、广州、上海成交套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环比下跌。据搜房网数据监控中心统计,北京2014年7月成交套数环比上涨17.61%,同比下跌2.81%。深圳与上海相较上月基本持平,环比分别下滑1.45%和0.12%,但深圳同比成交套数出现明显下跌,同比下滑达到30.16%,上海同比成交套数则增加2.39%。
广州7月的成交量表现惨淡,成交套数较上月下跌22.21%,同比更是大跌28.24%,同比降幅创下今年最大值,远远高于北上深等一线城市。一手市场的遇冷,导致了二手市场也随之大幅降温。与一手数据的继续下滑相对应,广州在7月份延续了上半年遇冷趋势。
据中原地产成交数据显示,7月份广州二手住宅成交量继续维持低位,成交宗数已连续多月录得下滑,环比上月跌幅达33.6%,同时全市二手住宅成交均价为24294元/平方米,环比上月微降0.5%,是5月份以来首次录得跌幅。
投资一线城市房产应慎选区域类型
■专家
“投资者都是买涨不买跌的,现在大部分人仍然在观望。”合富辉煌首席市场分析师黎文江认为,广东全省大部分地区依然在控制楼市,现在还不是投资最好的时候。即便是近日佛山放松限购,使得原本受抑制的购房需求可能会在短时间内集中爆发,但预计今年年底前就会平复。“现在房贷还没有放松,佛山只是购买前两套房子时允许贷款,购买第三套房时必须一次性付清,因此楼价不一定会上涨。”
“现在不应该急于投资,等市场变化更加充分的时候才是更好的投资入市时机。”中原地产项目部总经理黄韬也表示,广东楼市正在进行整体的调整,阶段性的价格比较稳定,对于投资欲望比较强烈的群体来说,配套完善的中心区应该是较好的选择,开发商也相对成熟,“像佛山的市中心,就是值得关注的地段。”
上海同策地产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则表示,存量较大、去化周期大于15个月的城市暂时风险较大,不建议投资。而广州、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依然适合投资。两市的存量周期在11到12个月左右,处在合理的区间,压力不是很大。其次,作为一线城市,需求量也较大。
黄韬认为,在区域性问题的选择上,不能贪图便宜的房产,没有升值的空间。而广佛交界的地方流通性较好,换手率也较高。从类型上来说,住宅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商铺的波动性会比较大。
张宏伟表示,就投资住宅来说,小户型比较适合流通和出租。周边的配套齐全、交通比较方便的地段,适合投资。商铺需要关注人流量和商业氛围,地段的选择尤其重要。是否在核心区域或其辐射范围内,值得重视。
“写字楼若处于商务中心或市中心的是比较好的选择,区位优势明显。”张宏伟分析说,一线城市在郊区的写字楼供应量较大,投资需谨慎。现在很多写字楼都做成SOHO、LOFT、酒店公寓等类住宅产品来卖,背后的原因其实是出租生意不好。“短期来讲,投资这类产品可以以居住为目的。若想以出租为目的,还需要观望。”
张宏伟认为,以自住为目的的投资者更应该考虑房产的生活配套,和共同空间如何安排。交通条件也十分重要,教育设施的相关问题同样需要关注。以纯投资为目的的投资者,则应该考虑未来市场的预期升级空间,选择已经落地并进入实质性建设的城市规划。
“许多品牌会进入这些区域,形成集聚开发的效应。”张宏伟说,投资者可以考虑前期进入这些区域,成本较低。还有一类就是相对来说还在成长的板块,比如已经规划了的地铁沿线,随着建设,周边楼盘的价格会不断地上涨。“以深圳福永为例,11号线在福永段的规划,带动了附近地段的新楼盘开发增加。房价不断上涨,目前已很难见到20000元/平方米以下的房源。”
作者 陈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