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至31日,美国和中国的贸易谈判代表在上海举行第十二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双方将于9月在美举行下一轮经贸高级别磋商。境外媒体注意到,双方进行了“坦诚、高效、建设性的深入交流”。
据法新社7月31日报道,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和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当天在中国的金融中心上海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会面,这是自上个月宣布贸易战休战以来的第一次面对面磋商。
官方的新华社报道称:“双方按照两国元首大阪会晤重要共识要求,就经贸领域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进行了坦诚、高效、建设性的深入交流。”
新华社称,双方还讨论了中方根据国内需要增加自美农产品(5.310, -0.09, -1.67%)采购以及美方将为采购创造良好条件。
中国商务部部长钟山参与磋商。
新华社称:“双方将于9月在美举行下一轮经贸高级别磋商。”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杰克·帕克说:“我们很高兴双方同意推进农产品采购,为美国农民提供某种急需的缓和。”
帕克还说:“我们希望,谈判代表们将继续采取务实和现实的态度,以达成妥协并得出结论,为外国公司提供更大的市场准入,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执行,并最终为在市场上运营的外国公司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白宫7月31日说,中国官员重申了采购美国农产品的承诺。白宫在一份声明中说:“中方确认了增加自美农产品采购的承诺。”
声明还说,磋商是“建设性的”,新一轮谈判将于9月初在华盛顿举行。
法新社在当天的另一篇报道中描述,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和财长姆努钦7月31日上午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握手并寒暄。随后,这些官员进行了大约四个小时的闭门会谈。
会谈相对简短,之后这些官员在比预期早一些的时候出来拍了集体照。随后,美国贸易官员在没有对记者发表讲话的情况下动身前往机场。
报道称,美国的贸易谈判代表通过侧门进入和离开他们在上海的酒店,没有经过公共区域,也没有停下来向媒体讲话或露脸。
报道称,莱特希泽和姆努钦是7月30日抵达上海的,他们与中国官员共进了晚餐并进行了非正式讨论。
华盛顿的全球台湾研究所常驻台北的高级研究员迈克尔·科尔说:“在我看来,这次会面持续的时间很短,表明此次会谈具有试探性质。”
此外据美联社7月31日报道,美国和中国的谈判代表结束了新一轮旨在结束关于贸易和技术的关税战的会谈,双方没有说明是否取得了进展。
报道称,会谈在31日下午结束,比原定时间提前了40分钟。在莱特希泽和姆努钦前往机场前,双方都没有对记者发表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