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7月销售额超700亿,保利地产首次尝海外发债

2013-08-08   来源:观点地产网
分享到:
7个月700亿,保利地产今年的销售依然稳健。

  8月6日,保利地产公布了7月份销售简报,2013年7月,保利地产共实现签约面积62.6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8.95%;实现签约金额69.06亿元,同比下降24.05%。

  尽管7月份的销售业绩较去年同期下降超过两成,但整体而言,保利地产的业绩还是保持了一定幅度增长。

  1至7月,保利地产共实现签约面积624.6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27%;实现签约金额705.50亿元,同比增长18.79%。

  销售超700亿

  7月份销售业绩出现回落,在保利地产自身看来实属正常,据其相关负责人透露,经过前几个月的高速增长,公司目前正在做一些推货量和推盘节奏的调整,对于全年销售,公司依然充满信心。

  该人士还表示,下半年公司在北上广等核心城市将推出不少高端重点项目,其中不乏上海黄浦江项目、北外滩项目,北京蓟门桥项目,以及武汉光谷项目等核心城市的核心区位项目。

  “虽然下半年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依然较为严峻,但一二线核心城市所受影响应该不大,再加上所推项目均为于这些城市的核心区域,这些项目的前景应该不错。”上述人士称。

  对于保利地产目前的销售进展,相关分析师也指出,7月出现下滑其实与市场环境也有一定关系,因为之前出现的“钱荒”导致银行对按揭贷款审批时间更长,同时发放速度也变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包括保利在内大多数房企的签约销售。

  “当然,以保利地产接下来近900亿的可售货量和较好去化率,其全年销售还是会达到新的高度,预计能达到1200亿至1300亿左右。”上诉分析师表示。

  虽然销售有所放缓,但保利地产在7月份的土地市场上表现依然积极。

  据保利地产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其通过挂牌及合作方式在长沙、广州、广东湛江、南京、大连和佛山等地新增9个项目,共获得土地总面积约150.87万平方米,规划容积率面积约467.11万平方米,成交总价达143.44亿元。

  其实关于加大拿地力度,保利地产相关负责人早前就曾对观点地产新媒体表示,相比上半年,公司下半年会加快拿地节奏,因为有多宗已长期跟踪的地块会在下半年推出市场,到时肯定会尽量争取竞得。

  首尝海外发债

  相比销售额的稳步增长,保利地产在融资方式和融资渠道上的突破,无疑更值得关注。就在公布7月销售业绩的同时,保利也公布了首次海外发债情况。

  公告显示,保利地产通过其全资子公司恒利置业旗下的Poly Real Estate FinanceLtd在境外发行了一笔5亿美元的五年期固息债券。

  该笔债券票面利率为4.50%,每100美元债券发行价99.061美元,折合年收益率4.713%。债券起息日为2013年8月6日,到期日为2018年8月6日,每半年付息一次,债券将于港交所上市,恒利置业为债券本息提供不可撤销的全额担保。

  与此同时,此次票据还被三大评级机构标普、穆迪和惠誉分别给予公司“BBB ”、“Baa2”、“BBB ”主体信用评级,同时还分别给予债券“BBB-”、“Baa3”、“BBB ”评级,评级展望为稳定。

  惠誉在评级报告中指出,保利地产的母公司保利集团也为此次债券提供了支持协议,以确保保利地产和恒利置业拥有充足资产和流动性偿还债务。

  另外,标普分析师符蓓在8月1日也曾对观点地产新媒体表示,保利地产在海外融资的平台是其在香港的一个金融类子公司(恒利置业),该公司主要是进行海外融资业务。

  不过,与在海外上市融资相比,发债只能算间接融资,这比直接融资更麻烦。早前曾有分析人士点明这种融资方式的劣处:成本高、不能增发、需时长、难度大、需偿还本金等等。

  尽管海外发债存在一些劣处,但保利地产不通过海外上市平台就能直接进行发债融资,这其实在房地产企业中并不多见。

  相关分析师亦认为,保利地产通过此次发债打通了境外融资渠道,这对其应对今后规模增长所需的资金压力无疑是一大缓解,特别是在目前国内融资闸门依然紧闭的背景下,就显得尤为重要。

  事实上,对于打造海外融资平台,保利地产早已开始布局。其相关负责人早前曾对观点地产新媒体透露,随着公司规模增长对资金的需求,两年内公司在海外资本市场肯定会有大的动作。

  上述人士当时还强调,万科、中海等在海外资本市场能做的,保利也可以做到,而无论是规模还是融资成本,保利都会优于他们。

  如今在首次海外发债成行后,相信保利地产今后在海外资本市场还会有更多更大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