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王牌破冰,券商触电四面出击

2013-08-14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分享到:
这边厢,互联网企业对证券业务牌照虎视眈眈;那边厢,券商一边借平台积极开店,一边招兵买马拓展疆土。作为金融机构,券商在本轮互联网金融战中并未抢得先发优势,但后起直追的愿望迫切。日前,已有大型券商率先获得了央行颁发的支付牌照,这意味着券商也将可以发行类似于银行卡的支付工具,客户的相关资金账户将可以绕开第三方银行存管,直接实现类似银行卡的功能。目前随着网络非现场开户的实施、券商支付功能的增加,以及超级账户的构想……新的业务模式呼之欲出。

  殊途同归 业务路径选择费思量

  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未来,不少证券公司其实有很深入的研究,其中不乏一些小券商。在他们的研究中,互联网金融的大门打开,还面临几条路径的选择,综合来看,券商领域可能的业务模式可以分以下几种:

  一是网上经纪交易通道类公司,有几家公司已经在准备。但都是和门户网站合作,主要出于流量考虑。但从国外的成功模式看,这类业务的核心要点是需要引进一家外资公司,因为既然是提供交易平台,那股票、期货、外汇等都要有,所以最好有全球交易能力,但是目前很多券商没有QFII资格。

  二是销售平台,是券商资管以及基金公司等最先关注的,淘宝网[微博]、数米网等已经存在,交易平台后面衍生超级账户概念。如果券商不做交易平台的和第三方合作。传统都是通过银行营业部,人力成本也很高,所以用互联网做渠道补充,不会都去自建平台。在这个模式中,最具有竞争力的都是产品本身,需要设计出适合网络的产品。

  三是与券商融资功能相关的,目前暂时还没有券商做,已有的一些P2P网站也是基于融资功能出发。但未来有可能会出现诸如“在线IPO发行”等业务。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债券、股票等产品很多都是机构购买,他们不一定选择通过网络渠道,所以这块可能会比较慢,所以方向在于发行非标准化产品、高收益债产品等,寻找合适的网上投资人。

  四是另类交易的平台,提供衍生品和策略化的交易。这将是一个细分市场,它不需要大面积宣传,但投资者的群体认同度高,另外金融衍生品,目前国内已有的不多,所以还没有在互联网上做。从发展趋势看,这可能会是较晚的业态。

  到底采用哪种业务发展模式?各家券商的想法不同,但他们表示,任何一种模式做好了,系统投入都是上亿级别的。现实的问题首先是投入资金比较高,服务器、系统开发人员等。过去券商交易系统都是外包的,如果自建平台,人员成本很大;如果采用并购方式,当前的IT公司有平台的溢价都很高……最近有些公司在增资扩股为新业务作准备。

  “大家都看到阿里金融支付宝很牛,但是否有看到他们十年积累?”有券商老总表示,互联网金融的产生并非一夜之间,背后的积累和时机也很重要。要做完善的平台,初期启动资金就很大,对于资本金实力雄厚券商也许可以。已有自建网络商城的券商此时显出了优势,上海一家券商表示未来网络商城的作息将延长时间12小时,达到7*12小时,服务覆盖面更广。

  小券商则更为现实,认为做互联网金融还得有差异化。有几家券商公司都表示,将来业务重心和别的大券商应当不同,能够提供的产品也不同。例如有公司表示会整合母公司及集团公司的其他资源,考虑在PE创投方面做业务,有些则考虑做房地产金融、汽车金融等方向,但总体还是要从各自的股东背景,以及现有的资源禀赋出发,以其呈现证券公司有差异的地方。

  低调突破 支付功能拓展账户创新空间

  业内已经有5家券商上报互联网金融方案,并且本轮创新以账户管理创新为主的趋势明确。据悉,评审结果也已经出来,但相关券商表示,暂时还没有得到监管层的许可函。在这5家券商的方案,多数都是处于监管的模糊地带,有法规不明确的地方,因此才需要评审。

  值得关注的是,已有大型券商率先获得了央行颁发的支付牌照。这将券商的相关账户赋予了支付功能,具有了一定程度的银行属性,但这一突破还未从点到面,相关券商也一直低调做事。业内人士认为,央行对券商放开支付系统,意味着券商也将可以发行类似于银行卡的支付工具,客户的相关资金账户将可以绕开第三方银行存管,直接实现类似银行卡的功能。如果券商自身具备资金支付和清算功能,对券商而言,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效率,且节省第三方托管费用,同时还能提高资金运作能力。而且,这意味着将能为互联网金融提供更多创新。

  据悉,华创证券也在此次递交互联网金融方案的5家公司之列。华创证券在去年创新大会时就表示,要采取开放的创新理念,引入第三方支付公司、电商等外部机构作为重要合作伙伴。以风险可控为前提来创新客户账户管理模式,以优化客户体验、保护客户资产安全为出发点来推进新技术的应用,力图实现和优化普通客户在证券公司体系内一站式的消费与投资体验,帮助提高企业现金管理效率,实现证券公司支付服务在整个产业链的完整应用。这与去年光大采用与银联在线等支付公司合作模式,把消费功能引入券商账户的模式有所类似,能否有进一步突破还要看方案最终结果。

  国泰君安董事长万建华曾在演讲中表示,互联网金融时代,人们的金融活动,理财,甚至包括各种消费活动等,都越来越集中到一个账户,这会是一个集成账户,大家都希望自己实现一站式的处理所有的金融财产,甚至包括消费等等各方面的活动。金融机构顺应这种需求,力图打造一站式的金融业务平台,现在各种金融机构都在不同层次的打造这个平台,比如典型的像一账通。业内现状显示,正是这种从一个账户出发的需求和供应,推动了券商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在账户管理上的创新。

  “现有的第三方存管,对创新造成了很大的障碍。”有业内人士抱怨,在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下,过于严厉的法规是否会阻止创新的步伐?是否新的业务方案能够绕过第三方存管?

  有券商老总表示,在泛资产管理时代,借助互联网金融券商可以有全新的业务模式。比如通过网络开立账户并为投资者做管理,这在美国70年代就存在,可以给客户在不同时间做不同的配置,这给券商发展带来很大空间,是否能突破三方存管还有待观察,但从客户需求看,未来监管适应投资者需求而改变也是必然的。

  “目前还不能够突破法律限制,是否可以绕过三方存管,可能也需要有关方面的司法解释。”多数券商认为通过互联网金融突破三方存管并不现实。相反只有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创新持续性才是有保证的。

  大展身手 产品标准化演变到个性化

  基金、券商、第三方机构正在扎堆开发淘宝、微信等线上平台。自余额宝出现以后,活期宝、现金宝、收益宝……各类“宝”层出不穷,不仅让投资者眼花缭乱,更让市场陷入同质化竞争。

  互联网金融,并不是说把原有业务搬到网上那么简单。而是对券商整个业务思路的重构。一家券商副总裁表示,2012年是券商转型的分界线,这之后券商真正进入了全面综合的财富管理时代,这时必须有自己符合投资者需求的产品。未来证券公司给客户提供的全社会金融机构发行的产品。

  有业内专家表示,从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发展路径看,金融机构的电商化也推动了金融产品的标准化,在互联网上绝大部分的业务都标准化,通过标准化的服务呈现给投资者。不会看到所谓的在金融领域的DIY趋势。因为它产品标准化了,通过一站式的服务,可以自主选择。

  也有券商表示,现在产品销售以货币基金、ETF等为主,因为目前券商还没有去做大量非标准化产品的能力,只有先从被动投资类的开始做,并且一开始不可以给客户很差的收益,但市场又是政策化的,主动投资的或有损失可能造成客户粘连度下降。

  虽然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目前大家都在开发类似的低风险产品,但长远看,互联网金融还需要发展非标准化产品,采用CtoB的模式,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目前传统的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包括投资银行,信托公司,以及正在兴起的第三方理财财富管理机构,他们都在未来的个性化、定制化金融领域图谋大显身手。

  网点PK网店 取代还是共赢

  一边是国泰君安成立网络金融部,一边是海通证券(11.60, 0.01, 0.09%)(行情,问诊)开设80多家轻型营业部,今年夏天被业内人士反复提及和讨论的,则是券商未来是发展网点还是开网店?未来网络经纪商的发展是否会导致券商在互联网上的又一轮价格战?

  业内人士表示,从不同券商对待业务的定位和新部门的地位,也可以看出其未来的互联网金融野心会有多大。“我们会设立电子商务部,以后专门作互联网业务。”广发证券表示。有这样想法的不在少数,国泰君安、华泰证券等先行设立网络金融部受到市场关注,还有更多的券商则在原有的经纪业务部门之下或重组或设立新的部门。

  “在网络金融的冲击下,一两年之内,小券商还有一些业务机会,因为创新业务给多数券商提供了机会,不再是大券商的专利。”有券商表示。

  最近又有两家券商开设网店,淘宝网“德邦证券财富玖功品牌店”刚刚上线,长城证券也在腾讯旗下的购物网站拍拍网开立旗舰店。德邦证券的网店目前定位在利用互联网平台对外发布信息的资讯和产品中心。据悉,该店汇集了研究所的研究报告和财富玖功的投顾产品,是客户一站式、高性价比获得德邦证券核心研究成果的平台。而长城证券以及此前已经推出店铺的齐鲁证券、方正证券都是类似的模式和产品。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些门户网站上以衣食住行等消费为主的界面里,理财主题并不显眼,而其中的证券网店如果不搜索也不会轻易进入视野。“我们自认为是行业第一梯队了,但是和这些门户网站去谈的时候,人家也并没有觉得多么重视。”有券商老总苦笑着解释说,这倒并不是互联网不尊重金融机构,而是双方的语言体系不同。一个是做平台,做高速公路、做大卖场的横向思维;一个是做深度服务,提供从开户到理财的垂直思维,双方只能在有限的空间里找到共同语言,需要有更多的创新。

  而且,互联网是券商的必选题吗?也不一定。

  一位从经纪业务转型做网络金融的业内人士表示,网点与网店将并存,除了非常初级的业务之外,暂时还不存在替代关系,因为靠低廉价格触发的繁荣仅仅是第一步,在客户的需求不能够通过线上满足之后,相关的投顾或者证券公司咨询系统,就会将它引导到线下进一步提供更深入的服务。服务的纵深发展也不是互联网一个平台就能完成的,特别是在金融领域,“自助消费”,投资者直接“下单”的比例非常低。互联网背后还要有强大的服务支撑体系。

  据透露,管理层的态度是,目前有兴趣的券商就鼓励探索,但暂时没想清楚也不强求。管理层最重视的还是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