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从有关部门获悉,金易融(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的“e租宝”网站以及关联公司在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中涉嫌违法经营活动,正接受有关部门调查。有关部门将及时公布调查结果。随后e租宝宣布全面暂停业务。
e租宝涉嫌违法经营活动风波从地方分公司“闹”到了总部。至此,相信公安等司法部门应该掌握了确切证据;否则,贸然对一家金融公司采取司法措施将给该公司带来挤兑等金融风险。
e租宝曾通过在央视《新闻联播》之前的黄金(1067.00, -5.00, -0.47%)时段打广告迅速建立起品牌知名度,并积累了众多客户。一旦出现违规风险涉及民众较多。
据e租宝官方数据显示,e租宝融资额已达到了728亿,增长速度业内第一。因此,涉及如此之大的金额,一旦出险危害性和损失很大。
这引发两方面思考。一方面是对P2P在监管空白缺位情况下,如果e租宝存在违法经营的话,时间这么久、金额这么大、客户这么多的金融风险,监管难辞其咎。尚不知没有爆发风险或仍在违规经营没有被发现查处的诸如e租宝之类P2P企业还有多少,多少民众资金安全正在遭遇风险。呼吁正在制订监管办法的监管部门应该加快进度,尽快出台办法。填补监管空白,明确监管部门和职责,迅速杜绝遏制P2P风险高发、老板跑路情况。
另一方面对金融企业在查处违法经营行为时要区别于一般企业。金融企业对象是民众,再好再健康的金融企业,稍有风波或者一个负面消息,都可能引发挤兑等风险。在查处时一定要掌握好度、注意策略。一个基本要求是尽快查清事实并尽快下结论定性。如果确实存在违法经营行为,那就应该迅速冻结账户资金,防止转移携款外逃。如果不存在违法经营行为,就应该立即澄清事实真相,让客户放心,让企业尽快恢复正常经营,尽快终结风波。牵扯公众的金融企业案件绝对拖不得。
需要提醒的是,绝不能因为e租宝出现状况,就对P2P行业加码监管,制定过度严格的监管办法,把这个行业彻底扼杀掉。这样的话,或风险更大,甚至真要爆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日前有报道称,P2P行业监管靴子即将落地,将实行负面清单制,不设注册金门槛,相比预期略宽松。这一点值得肯定,是一大进步。监管上划出红线,划定不能触碰的地方,在这个红线以外、不能触碰的范围外,P2P企业可以从事任何业务。
不设注册资金门槛、亦无杠杆倍数限制,是完全符合P2P草根金融特性的。负面清单制度用在P2P行业监管上是开明和智慧的。
总之,不能因为e租宝事件就动摇和改变对P2P行业乃至互联网金融在监管上的包容、宽容、给其试错机会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