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工资水平飙升和人民币升值或许会削弱中国出口商的竞争力,2007年以来出口企业雇员薪资上涨一倍,不过这却阻挡不住全球企业今年投入总计1000亿美元在中国开设店面。
尽管在企业投资前景低迷和全球贸易滑坡的拖累下,2012年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出现了2009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轮同比下滑,但FDI总额仍将连续第三年超越1000亿美元。
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数据测算,这将令2007年以来中国的累计FDI总额达到约6250亿美元,在此期间人民币升值侵蚀了出口商25%的利润。
相比之下,2007年至2011年间越南、孟加拉国、印尼和泰国的FDI总计仅为1416亿美元,而这些国家一直被标榜为制造业撤离中国后的目的地。
资金流入的背后,是中国经济稳步从低端制造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变,以及从依靠不稳定的外部需求向新出现的内需转变。据麦肯锡的估算,2010至2020期间,中国的新晋主流消费人群规模将增长9倍。
苏格兰皇家银行首席中国分析师Louis Kuijs表示,迄今中国竞争力还未受到威胁,只是非常低端的制造业受到了影响。
“由此而言,这与政府推动产业链升级和改善工业结构的战略非常相符。”Kuijs此前出任世界银行经济学家。
根据中国政府2011年12月发布的外商投资指导,中国计划在高端制造业、以及包括物流、研发、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在内的服务业吸引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
“中国政府已不再鼓励低端制造业的外商直接投资,只有处在全球产业链高端的企业才能赚取利润。”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院研究员李雨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