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双满月成绩单,进驻金融机构近30家

2013-11-27   来源:每经网
分享到:
上海自贸试验区启动即将要双满月了。昨日,《每日经济新闻》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日前披露的官方数据中获悉,截至目前,上海自贸区已接待企业、个人咨询和办理业务超过5万人次,工商办理超过5000家,累计实际批准的新注册企业800多家,年内预计将有19项服务业开放措施落地。其中进驻自贸试验区的1%-2%是金融机构,已接近30家。

  自贸试验区管委会负责人透露,今年年内争取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和机构开立自贸试验区专用账户(FTA账户)。此外,自贸区还表示,现在的负面清单仅为“2013版”,日后将做简化改进。

  实批企业项目超800个 外资占量10%

  据介绍,在试验区新注册的企业中,约60%是贸易类企业,逾30%是服务企业,包括总部经济、跨境电商和融资租赁等,还有1%-2%是金融机构。而在这些新设企业中,记者获悉已批准的800多个企业项目中,外资企业数占了10%左右,其中八成外资属于负面清单之外。

  目前,进驻自贸试验区的金融机构已接近30家。此外,从事外资游戏游艺设备生产销售的百家合、从事海洋工程设计的艾摩珂、融资租赁兼营商业保理的利星行等纷纷落地,一批演出经纪、教育培训、医疗服务等领域的外资机构也在跟进洽谈;神华、五矿、中船等中国企业,正在考虑把自贸试验区作为其走向世界的“出海口”。

  另外,记者从上海市商务委方面最新获悉,该委正在着手制定《上海市集聚贸易型总部促进贸易发展的若干规定》,目前已形成征求意见稿并向相关委办局征求意见。在推进自贸试验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设方面,商务部门已完成《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平台建设总体方案》中期研究,并指导宝钢集团、易贸集团、申能集团控股的上海石油交易所、华通铂银、上海大宗钢铁电子交易中心分别完成铁矿石、液体化工品、液化天然气、白银、钢材等5个品种在区内建设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的实施方案。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戴海波表示,在服务业扩大开放的23项措施中,有12项已经落实,游戏游艺设备生产销售、演出经纪、娱乐场所、教育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医疗机构、增值电信这7个项目在相关法规和管理办法调整后预计年内可以实施,还有远洋货物运输、国际船舶管理、有限牌照银行、律师服务等其余4项尚待相关部委明确细则。“希望到今年年底,19个开放领域都有项目落地。”

  自贸区争取年内开立FTA账户

  尽管人民银行针对自贸试验区的金融方案细则已获批,但央行何时对外披露金融方案的细则让市场望穿了秋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央行目前正在建设自贸试验区资金监控系统。在金融监管制度方面,自贸区将争取年内开立FTA账户。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王辛翎介绍说,自贸试验区管委会正与上海市金融办、一行三局合作,配合人民银行分账核算操作办法,对区内的6000多家存量企业进行梳理排摸,自贸区管委会将帮助银行建立企业数据底账。

  下一步梳理排摸过后,自贸试验区管委会有关人士又透露了“年内”计划--争取年内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和机构开立自贸试验区专用账户(FTA账户),FTA账户是针对在试验区注册的企业,可在上海任一家分支机构开立。此外,计划探索外汇管理改革措施、外汇资金集中管理、外币资金池账户等功能,并推动首批企业试点。

  对此,在日前大成律师事务所举办的“上海自贸区法治建设研讨会”上,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财政和金融服务局局长张红在会上透露,“金融方案细则目前尚未出台,并非因为在政策设计上有障碍,而是因为有力度,所以要择时公布。”

  张红称,是在创新金融制度方面,自贸区的原则主要是为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推进资本账户开放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但是主要难点又在于它的风险可控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