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央行预算管理在强化财务收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满足业务发展需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实际工作中,预算管理在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等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加以研究解决。
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性方面。存在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前瞻性和适用性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与业务发展需求结合还不够紧密问题。预算编制大都在上半年编制第二年的预算,预算核批在第二年的上半年完成。因预算核批时间较长,很多突发情况不能及时地纳入到预算编制中,间接影响预算编制的实际效果。
(二)效率性方面。存在人员费用支出、公用经费支出、行政事业类支出串科目等现象。在基本建设以及集中采购方面,个别存在部分预算指标在年底下达,由于时间较紧,为完成预算指标,大都简化基本建设和集中采购操作流程,先付款后施工,或者在工程还未峻工,即付全款。集中采购的货物、工程等未验收,即把款项划给供货单位或中标单位,影响了集中采购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存在一定的履约风险,给基层央行造成潜在风险隐患。
(三)效果性方面。在固定资产管理中,个别业务部门管理不规范、不到位,存在处置不严谨,入账不及时、使用部门责任人不清等现象。在低值易耗品管理上,成本管理理念有待进一步加强,管理方式较为粗放,尚未建立健全完善的评估机制、评估方式和评估措施,对低值易耗品效果性评估尚存在空间地带。
相关建议
(一)提高经济性。加强事前控制,尤其要重视预算编制工作,它是确保一个单位各项业务发展需要能够得到最大限度满足,并产生一定社会效益的前提和基础。在预算编制上,要结合单位发展规划,部门、业务、人员变化情况,以事权部门为基本单元,把涉及预算编制的各类项目进行细化,如办公设备购置费、电子设备购置费、安全防卫费、维修改造等等,落实到部门、直接到资金使用主体,明确责任,做到每一项支出、每一个项目都有计划、有预算、有落实、有主体,使预算编制真正契合单位、部门的发展需要。同时要结合人员变化情况,在人员费用支出上,人员经费和工资支出相匹配后,要重点确保工资性支出正确、合规,符合政策和制度规定。各项社会保障支出按照规定比例足额缴存。在基本建设、维修改造方面,要深入分析研究本单位当前亟须完善提高的项目及工程,编制实施计划和工程概算,在上级行核批指标范围内,争取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效益。在固定资产及低值易耗品管理上,要落实部门和责任人,要实现全流程管理,无遗漏部位和空白环节,把创建节约型机关贯穿到预算管理全过程,提高预算管理质效。
(二)强化效率性。加强事中控制。要重点在提高预算执行力上下工夫。围绕预算管理中的财务收支、基本建设、维修改造、集中采购等重点工作,落实执行中的具体部门和经办人员,以绩效考核为目标,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率性。在财务收支方面,要提高对财务人员的再培训再教育力度。要结合形势的发展变化,以及规章制度的新要求新变化,以上级对口专业部门检查指导,同级审计监督,外部巡视,参加上级行组织的业务培训,到先进单位参观考察等方式,打破沿袭以往操作模式的惯性思维,以全新的理念和较宽的视野,接受新事物,作出新改变,提高财务收支的准确性、规范性和科学性。在基本建设和维修改造等方面,要视情况,适时引进专业人才,严格把控设计图纸、建设施工、材料质量、工程监理、峻工验收等关键环节,提高工程项目的规范化水平,防范各类风险隐患。在集中采购方面,要按照集中采购操作规程,在采购组织管理、采购需求、采购方式、采购实施、资金收付、后续验收等方面,加大采购操作的细致性和严谨性,避免出现组织管理不到位,无采购计划、采购需求无相关人员签字,采购实施不规范,资金收付存在风险,验收把关不严等现象,提高集中采购的科学化水平。要建立健全低值易耗品管理规章制度,提高管理水平,防范潜在风险。
(三)提升效果性。加强事后控制。要建立健全预算管理效果评估的组织机构,由财权部门、事权部门以及监督部门共同组成,明确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和工作方式。要通过定期磋商和会议交流,以最简捷有效的介入,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以及前瞻性水平。在财务收支方面,以财务部门和监督部门为主体,通过内外部检查,上级行专业部门业务指导等方式,查找问题,分析原因,研究整改,提高财务收支的精准性和效益性。在基本建设、维修改造方面,以事权部门、专业人员和监督部门为主体,从项目的立项,到实施过程中的重要节点,要有相关人员的共同参与集体见证,深入实地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存在的潜在风险隐患,切实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简便易行的解决措施,提高工程类项目管理的严谨性、规范性和效果性。在集中采购方面,要加大对集中采购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的学习、理解和领悟,通过实践探索,不断完善集中采购流程,确保采购计划科学实用、采购需求符合实际、采购实施规范有效、采购验收严谨细致,切实提高集中采购的效果性。
(四)增加价值性。要深入研究单位发展规划,以及在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严谨的数据、深入的分析、可行的报告,对涉及单位发展的重要资金需求制定切实合理规划,以精细化管理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口径的管理,提高预算管理的精准化水平。加大对事权部门在预算缟制、项目施工,以及法律审核等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立足岗位,挖掘潜能,通过实践,打造专业领域的高精尖人才,为有效实施项目管理提供人才保障。要加大对事权部门的引导力度,使其将自身置于预算管理的重要节点,转变思维方式、以积极主动的作为,与财务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在增加人员价值方面,要加强岗位交流,充实新生力量,加大对新知识、新业务、新技能的培训力度,以全新的理念、丰富的知识、敏锐的思维、细致的操作,提高业务人员的综合能力和实践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