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2013中国·青岛蓝色经济发展国际高峰论坛昨日在青岛开幕。
新华社党组成员、副总编辑慎海雄,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伟,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群出席开幕式。
海洋经济改革发展试点省区市代表、国内外知名海洋专家、国内外涉海大企业高管及银行家共300多名嘉宾齐集青岛,围绕“科技·人才·金融与产业融合”的主题,深入交流经验成就,共谋蓝色经济发展大计,为“海洋强国”建设建言献策。
本次论坛重磅向全球发布了中国首个海洋发展指数—新华海洋发展指数,为衡量评价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树立了风向标。新华社副总编辑慎海雄表示,新华海洋发展指数的发布将有利于国家和地方政府掌握海洋发展战略实施进展及趋势;有利于公众了解我国海洋事业的进展、成就及挑战;有利于企业和投资者研判中国海洋领域的机遇和风险;有利于为研究人员和机构提供丰富信息。
论坛期间,与会专家就海洋经济发展与金融体系的融合、蓝色经济的产业布局与功能定位、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发展、蓝色经济高端人才建设、蓝色经济的绿色发展路径以及区域经济合作等方面的议题举行主旨演讲和圆桌对话。
发展蓝色经济成为与会中外专家的共识,部分外国专家表示,在国外,海洋和沿海战略被成为“蓝色增长”,其涵义与中国的“蓝色经济”几乎完全一致,在发展过程中都特别强调保护海洋环境和生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东亚海协调组织项目协调员、原以色列环保部海岸环境保护委员会主任埃里克·阿德勒告诉记者,海洋生态问题至关重要,垃圾进入海洋后随着洋流和风可以从一个国家进入到另外一个国家,因此会对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军事、旅游业等产业发展都造成恶劣影响,由此可能产生国家之间的矛盾和摩擦,为此他建议沿海国家应该携手解决海洋生态问题,以此促进蓝色经济的共同繁荣。
21世纪海洋经济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已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抢占产业制高点、拓展发展新空间、打造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战略选择。山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伟表示,目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已进入重点突破、创新发展、形成优势、示范引领的新阶段。山东将进一步深化海洋领域的改革开放,着力优化海洋经济结构,提高海洋科教支撑能力,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海陆联动发展,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经济改革发展示范区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