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正在全面支持可再生能源挑战火电

2015-11-18   来源:中国煤炭资源网
分享到:
今年9月我们发布首篇三峡水利深度覆盖报告,从公司水电业绩改善、农网改造、电改和国企改革几方面深度分析,我们看好公司市值成长空间。本篇跟踪报告将以三峡水利实际控制人水利部综合事业局旗下资产梳理和近期国企改革思路两个主要方面做分析推荐。

  水利部存在国有资产改制需求。水利部综合事业局是水利部直属事业单位,其控股上市公司的机制安排和实际运作都很不规范,存在国有资产改制需求。从目前时点来看,随着国企改革持续推进,水利部改革进程又到了重启窗口。

  公司有望成为水利部水电资产整合平台。目前水利部旗下主要资产通过综合事业局进行管理,主要有水利水电开发和水务两大业务板块。三峡水利是水利部综合事业局旗下新华水利控股集团的重要上市平台,并且是由集团直接控股。钱江水利是由中国水务投资直接控股,香梨股份由昌源水务间接控股,从现有主要业务来看,钱江水利等作为水务资产整合平台更为合适。因此,我们认为在水利部综合事业局国有资产改制过程中,三峡水利更适合作为水电资产整合平台,随着国企改革继续推进或将受益。

  新华水利控股集团频频增持三峡水利,成为第一大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水利部综合事业局通过其下属企业新华控股增持公司股份后持股比例由二季度的22.58%增至24.09%。从人事安排来看,上市公司董事长同时任职新华水利控股集团公司董事长和中国水务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从基本面来看,公司水电站所在流域来水较好、毛利持续提升,全年业绩高增长确定。公司较早投运的水电站已基本折旧完毕,水电自发电的成本较低,公司供电结构的变化推动全年业绩高增长。此外,农网升级改造持续推进,保障公司电力设计安装业务快速增长。
最近在苏州举行的“国际能源变革论坛”上,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高世宪明确表示,国家正在全面支持可再生能源挑战火力发电。据悉,此次大会获得了国务院特批,其主旨在于为2016年杭州G20峰会做出有效铺垫,吹风中国削减碳排放的决心和信心。

  此次大会上,唯有神华集团董事长张玉卓做了“煤炭清洁利用及其路径”的演讲,其他到会的五大发电及煤炭企业均无一有机会登台。但这样的安排似乎已经表明了一个态度:煤,不再那么受欢迎。

  本次论坛期间,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指出,中国确立的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1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20%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60%~65%;2030年前后碳排放达到峰值,并力争尽早达到峰值。

  而眼下,中国66%以上的一次能源消费依赖于煤炭,70%发电来自火电。换言之,无论2002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15%,还是2030年达成20%,都意味以煤炭为“口粮”的火电即将全线沦陷。

  中国经营报援引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王仲颖称,目前煤炭的确大势已去,张玉卓讲到的超低排放的燃煤发电技术根本不可能大范围得到普及和推广。火电体量过大,必要的调整和改革是必须的,这是国家意志,也是发展需要。

  此外,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在2014年的发电量中,火电的发电量占到了75.2%,包括水、风、核、太阳能等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则达到24.8%左右;2014年全国发电量为54320亿千瓦时,同比上升5.09%,其中火力发电41851亿千瓦时,同比微涨0.17%,其余增量几乎全部来自于水电,同比增长24.61%。

  这意味着,被寄予厚望的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在发电总量中占比几乎原地踏步。造成新能源发电难以并网造成能源结构“体制化”弊端在于电价。

  过去十多年来,伴随油改、气改、煤改进程不断加速,成品油、天然气、煤炭三大主要能源资源大宗产品的价格已经趋于市场化,甚至在煤炭领域早已出现白热化竞争。但中国能源领域最核心的另一个板块——电力的价格迄今处于管制之中,在此背景下,中国出台了种类繁多的电力价格及补贴体系。

  高世宪表示,中国能源改革的现状是电价仍然高度管制,而用来发电的煤炭、天然气、燃料油及其他大宗商品价格已经接近完全放开,目前国家正在全面支持可再生能源向以煤炭为主导的火力发电形式发起全面挑战。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阿德南-阿明表示,能源转型需要大力控制并削减化石能源消费,特别是煤炭消费。他还指出,放眼全球,电力系统转型是能源转型的重要领域,中国应积极推进以可再生能源发电替代化石能源发电、以电力消费替代终端化石能源消费,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加快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管理水平。

  此次苏州会议期间发布了“8点共识和6点倡议”组成的“苏州宣言”。与会专家一致表示,毫无疑问,这一共识能够在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等部委大员见证下得以发布,也说明中国于2015年全面开启的电改进程正在全面提速。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在主持“可再生能源与电力转型”分论坛时表示,新电改首先要改的就是供给侧无法上网的问题,很多风电、光电等低碳绿色资源无法及时消纳,而这些新能源又高度依赖政府补贴,上不来网,就会严重打击新能源的发展热情和速度。

  据悉,新电改方案主要的重点和路径是“三放开一独立三强化”:在进一步完善政企分开、厂网分开、主辅分开的基础上,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架构,有序放开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节电价,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配售电业务,有序放开公益性和调节性以外的发用电计划;推进交易机构相对独立,规范运行;继续深化对区域电网建设和适合我国国情的输配体制研究;进一步强化政府监管,进一步强化电力统筹规划,进一步强化电力安全高效运行和可靠供应。

  公司是重庆最后一张地方小电网,将显著受益于电力体制改革。公司外购电主要是恩施、重庆等地的水电站,市场化定价有望比目前价格进一步下降。电价市场化将提升公司外购电部分的盈利水平。同时公司也会积极参与售电侧的改革。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15、16年净利润预测至2.59亿、2.77亿元,EPS分别为0.78元、0.84元。公司15年业绩增长明确,看好其市值成长空间,继续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来水情况年度波动;国企改革进展缓慢;电改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