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应更加聚焦于推进实体经济新旧动能转换

2019-07-24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论坛课题组发布了《经济新旧动能加速替换关键期的中国宏观经济》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报告(2019年7月)。

  报告指出,当前迫切需要重点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在中国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部门经济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可能出现了“新动能规模相对过小”和“新旧动能转换速度相对过慢”这两大突出现象,导致中国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内仍然面临下行压力。因此,中国正在进入经济新旧动能加速替换的关键期,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和诸多改革举措,特别是进入纵深阶段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愈加聚焦于促进制造业部门经济新旧动能的顺利转换,既要注重促进新动能规模的加速扩大,也要注重加快促进新旧动能的转换和替代速度,过于缓慢的经济新旧动能转换速度,并不利于中国经济中高速高质量增长模式的形成和稳定。

  在分析了中国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部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和风险的基础上,报告提出的总体改革调整原则是:各级政府今后一段时期内的改革举措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力点,要更加聚焦于推进和促进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部门新旧动能的转换和替代。从各级政府的政策举措和改革发力点而言,要将打造“新型举国体制”和“竞争中立”相融合相结合的新型政策组合体系,调整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