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去年相比,今年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在数量、速度两方面均出现了放缓态势。从审核情况看,截至6月12日,今年审核的60家公司中,有23家获得有条件通过,32家获得无条件通过,5家被否。
在国开证券研究部副总经理杜征征看来,今年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出现了放缓态势,主要是因为被称为“史上最严”并购重组新规的出台。2016年9月份,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决定》,旨在扎紧制度与标准的“篱笆”,给“炒壳”降温,促进市场估值体系的理性修复,继续支持通过并购重组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引导更多资金投向实体经济。
值得关注的是,从5家被否企业的情况来看,均因标的资产存在问题。具体来看,北部湾港(11.700, 0.22, 1.92%)的申请资料显示,本次交易标的公司的资产权属及持续盈利能力披露不充分,不符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第四十三条的相关规定;宁波热电(4.740, 0.05, 1.07%)的申请资料显示,标的资产的持续盈利能力存在不确定性;浙江东日(13.900, 0.01, 0.07%)的申请资料显示,本次交易标的资产未来盈利能力具有重大不确定性,不符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第四十三条的相关规定;金利科技(43.130, 0.00, 0.00%)的申请资料显示,标的资产定价的公允性以及盈利预测的主要业绩指标缺乏合理依据;九洲电气(9.660, 0.26, 2.77%)的申请资料中关于上市公司与标的公司之间EPC合同履行情况的披露不及时、不充分等。
从23家获得有条件通过的公司来看,标的资产同样是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关注的焦点。记者查阅中国证监会官方网站“重组委审核结果”专栏统计,至少有12家公司被问及标的资产状况。
例如,并购重组委对宁波东力(10.680, -0.08, -0.74%)股份有限公司购买资产方案的审核意见为:请申请人补充披露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和标的公司的治理结构安排、保障上市公司控制权稳定性的措施及相关协议安排,并请独立财务顾问、律师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得润电子(20.470, 0.24, 1.19%)被要求补充披露标的资产收益法评估结果中扣除标的资产子公司股权整合相关交易对价的具体处理方法;经纬电材(12.810, 0.40, 3.22%)被要求补充披露标的资产自2012年底以来实施一系列重组的原因、具体过程、相关对价的支付情况,以及是否存在相关国家的法律、税务风险和控制风险的措施;新潮能源(3.520, 0.02, 0.57%)被要求进一步说明油气租约期限的可持续性对标的资产未来生产经营和评估结果的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