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规模、收入齐下滑,理财子公司有望上半年开业

2019-04-02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分享到: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共有4.8万只,存续余额22.04万亿元,与2017年非保本理财产品的存续余额22.17万亿元相比减少了1300亿元。这一趋势反映在2018年各家银行的年报上,无论是国有大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以及中小银行,去年理财产品规模(含保本理财)和理财收入均有所下滑。

  规模、收入齐下滑

  资管新规要求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在过渡期内将有序压降不合规理财产品规模,停止投放不合规资产,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和收入呈递减之势。

  农业银行2018年年报显示,理财产品余额16601.25亿元。其中,保本预期收益型产品2521.69亿元、非保本预期收益型产品8791.23亿元、净值型产品为5288.33亿元。在去年一年内,理财产品余额减少了1007亿元,保本型理财减少了1397亿元,非保本型理财减少4897亿元,净值型产品增加了5288亿元。

  招商银行2018年年年报显示,理财产品余额为19600亿元,较上年下降3400亿元。浙商银行2018年理财产品余额3403.17亿元,较年初降幅为2.55%,其中个人、公司和同业客户资金占比分别较年初提高39.89%、降低2.07%、降低37.82%。

  郑州银行2018年末存续理财产品规模共计454.94亿元,较上年末下降39.05亿元,降幅为7.91%。同业理财规模为139.20亿元,较上年末下降39.08%。

  银行理财规模的下降,导致理财收入下滑。农业银行代客理财和代理保险业务收入减少了18.7亿元;招商银行受托理财收入76.42亿元,同比下降37.50%;建设银行理财产品业务收入111.13亿元,同比下降44.55%;郑州银行实现代理及托管业务手续费收入12.6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000万元。“压降同业理财规模,从而导致理财类业务手续费收入下降。”郑州银行称。

  不过,同业理财的下降,表明资金空转现象明显减少。自2017年高点以来,同业理财规模和占比连续22个月环比“双降”。截至2018年底,全市场金融同业类产品存续余额1.22万亿元,同比减少2.04万亿元,降幅为62.57%;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3.80%,同比下降7.21个百分点。

  理财子公司有望上半年开业

  去年12月2日,银保监会正式发布《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随后银行理财子公司一直是市场广泛关注的问题,已经获批的几家大行理财子公司有望在今年年中开业。

  建设银行副行长章更生表示,建设银行理财子公司是第一家获批的银行理财子公司,现在各项准备工作正在加紧进行当中,已基本完成。进展顺利的话,今年上半年开业有望。

  中国银行业务管理总监郑国雨则表示,“理财子公司与集团内的一些资产管理机构,如中银基金、中银证券,中国银行在定位上有所侧重。从投资范围来说,不仅可以投固定收益、权益类资产,也可以投资非上市股权,投资的范围比较广。发行方式既可以公募发行,也可以私募发行。而且与基金公司、券商资管在适用的监管办法、经营范围和产品结构等方面,各有特点,应该说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风险偏好。”

  农业银行副行长张克秋表示,今年1月5日农行理财子公司获批,按银保监会的要求,获批后半年内要申请开业,各项准备工作是今年上半年的重点,无论是制度建设、系统建设,还是人员、资源上都在配备之中,目前所有的安排都按照原来制定的方案有序推进,相关情况也会跟监管部门增加沟通。

  工商银行副行长谭炯表示,在筹建子公司的同时,工商银行会保留总行的资产管理部,未来总行资产管理部主要承担大资管业务的统筹协调和联动职能;进一步对标国际一流的资管同业,提升投研能力、风控能力、创新能力;理顺未来要成立的理财子公司和集团在渠道销售、产品布局、项目推荐、风险管控、系统考核评价、区域理财以及境外发展等八个方面的关系;确保整个过渡期内资管业务转型发展和子公司的建设同步平稳推进。

  截至目前,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已向银保监会提交申请并获准筹建,其他20多家银行也陆续公告或提交申请成立理财子公司。

  “银行成立理财子公司,有利于推动银行综合化经营,改变目前主要依靠利差盈利的模式,寻找新的盈利突破口。银行理财依托大平台,资金实力强,在参与资产管理业务竞争中具有母行客户资源庞大、网点覆盖广,数量多、客户数据完善,利于识别高净值客户、公信力高等优势。而同时也面临着挑战,银行风险偏好低以及在产品设计、资产投资技能上的先天劣势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银行系理财的发展。”毕马威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