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誉坏账等大考临近,A股资产减值警报频响

2019-01-03   来源:证券时报
分享到:
随着2018年年报披露日益临近,资产减值问题再度成为市场的关注焦点之一。

  一般来说,资产减值主要体现在坏账、存货跌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商誉减值等方面。

  有统计显示,根据2017年年报,A股总体资产减值结构中,坏账损失、存货跌价损失、固定资产减值损失占比依次为37%、20%、19%,而商誉减值仅占比9.7%。不过,目前商誉减值仍是A股重灾区,近日已有多家公司商誉爆雷。

  2018年12月24日晚间,智慧能源公告拟对2012年-2017年收购的安徽电缆、圣达电气、水木源华、上海艾能、远东福斯特、保定意源达、京航安机场工程事项所形成的商誉计提减值准备,金额为1.35亿元,该事项对公司2018年1至10月合并报表利润总额影响1.35亿元。

  截至2018年三季度,A股市场总商誉高达1.45万亿元。去年11月,证监会对商誉减值的风险进行了重点提示,市场预期在年报中商誉减值风险将集中爆发。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已有超过50家公司在年报业绩预告中提到可能面临商誉减值风险,其中超八成业绩预告为首亏、略减、续减、预减与不确定。

  除了商誉问题,由于2018年A股行情不济,金融资产减值损失也屡见不鲜,作为接受股东质押的主体,证券公司颇为受伤。

  兴业证券2018年12月28日晚间公告,进行减值测试后,截至目前2018年单项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共计6.51亿元;将减少净利润4.88亿元。其中,对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中的四笔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累计计提减值准备共计6.08亿元,涉及的质押股票分别为长生生物、中弘股份、金洲慈航和金龙机电;而公司持有的债券投资“14利源债”因发生实质违约,也计提资产减值准备4370.68万元。

  坏账、固定资产等也是减值频发领域。沃格光电近日表示,公司客户暨债务人中华映管发生债务无法清偿事项,并向法院申请中华映管重整及紧急处分。截至12月13日,公司应收账款中应收中华映管款项余额为847.45万美元,其中逾期款项金额828.65万美元,未来将根据相关规则进行资产减值测算。新集能源也因旗下杨村煤矿被列入2018年度化解产能矿井,公司对杨村煤矿相关资产进行减值测试,预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约8亿元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不乏一些公司同时出现多个减值风险点,典型如银禧科技。近日,公司预计全年增速将下滑283%至420%,亏损4亿元至7亿元,远超此前公司披露的三季度业绩下滑幅度。导致业绩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即有大笔的商誉减值将予以确认。公司并购兴科电子科技相关业绩承诺未达预期,预计对并购形成的4.90亿元商誉、0.39亿元无形资产—专利权余额计提减值准备,上述确认资产减值损失5.29亿元。此外,兴科电子科技持有的3.25亿元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也出现减值迹象,确认减值损失1-3亿元。

  根据会计准则,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以及无形资产等减值不可以转回,而存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收账款等资产减值未来可以转回。不过,无论减值资产未来能否转回,一旦当下面临减值损失,对股价的短期冲击非常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