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全会首提建设“韧性城市”,旨在提升现代城市风险防控能力

2020-11-04   来源:界面
分享到:
“韧性城市”,这个已在建筑业界热议多时的城市建设理念正式写进了中央文件。

  2020年11月3日,新华社播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简称《建议》),其中首次提出建设“韧性城市”。

  《建议》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加强特大城市治理中的风险防控。”

  根据国际组织倡导地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理事会定义,“韧性城市”指城市能够凭自身的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合理的调配资源以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早在2017年6月,中国地震局提出实施的《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包含了四大计划,“韧性城乡”计划就是其中之一。

  近年来,学界对“韧性城市”的研究和实践十分重视,尤其是在今年受到疫情的冲击以来,“韧性城市”延申出的应急体系建设话题多次引发舆论关注。

  华南城市研究会(智库)会长、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刚对界面新闻表示,随着中国的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人口密度越来越高,城市的风险防控能力,包括对自然风险、卫生风险,以及社会风险等的防御能力都应该得到提升。

  胡刚认为,建设“韧性城市”要求城市治理体现出比较大的韧性——当发生危机时,城市有比较强的抵御能力,危机发生以后,城市也有比较完备的应对措施。如一座城市发生洪水,如果洪水不是特别大,海绵城市和雨水分流系统起到作用,就不会发生灾害,但如果洪水强度很高,造成了水灾,抗洪和排水系统能够马上启动。同时,“韧性城市”也应在经济方面体现,如发生疫情以后,城市内部的循环体系能够马上起到作用。

  界面新闻注意到,在国内,“韧性城市”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已有部分城市将“韧性城市”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城市总体规划之中。

  2019年9月,劳动报报道称,“上海市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工作措施”出现了“韧性城市”这一概念,提出到2035年,上海基本实现城市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城市运行安全和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市民安全素质明显提升,基本建成能够应对发展中各种风险、有快速修复能力的“韧性城市”。

  今年5月,成都市市长罗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也提出,加快建设“韧性城市”。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中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 提升应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水平, 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8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对《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的批复显示,北京将建设“韧性城市”,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留空间,加强城市通风廊道建设。同时,建设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库,完善大型公共设施平疫转换预案,全面提升老旧小区健康安全标准。

  老旧小区改造被视为打造“韧性城市”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还提出,要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

  今年7月,国务院参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指出,老旧小区改造将极大提升民众生活的便利性,有效增加服务业就业,甚至对疫情防控亦有正向作用,“老旧小区改造完成后,将极大地增加城市的韧性,提升城市抗风险的能力”。

  仇保兴认为,老旧小区改造,既要“面子”也要“里子”。他提出了建筑性能监测和加固,确保30年寿命和基本抗震性能;外墙的保温改造;管网改造提升与雨水收集;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等8项改造建议。

  胡刚认为,建设“韧性城市”可以体现在多个层面,如建设一个完善的小区,小区里面能够解决各种问题,包括物流体系、防洪排涝体系等,又如城市建设过程中建设一些广场、体育馆、会展场所,当发生地震等灾害时,这些场所可以马上转换为避难所。

  此前,武汉市在疫情严重期间,曾把多个体育场馆改造成方舱医院,用以接收新冠肺炎轻症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这一创举在世界范围内也得到推广。

  现代城市治理分为两种状态,一种是日常状态,另一种是应急状态。“过去,我国城市在规划中除了总体规划、工业布局、经济发展以外,其实也有应急方面的考量,但重视的程度没有现在这么高,近几年,我国发生的各种灾害比较多,未来的城市规划中将会越来越重视‘韧性城市’建设。”胡刚说。

记者:梁宙